古意

· 徐熥
一天秋色露华清,独倚妆台别恨生。 锦字缄愁过蓟水,寒衣将泪到辽城。 梦回万里金微路,肠断三更玉篴声。 起视明河人不见,朔云边月总关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露华:露水的美称。
  • 妆台:梳妆台。
  • 锦字:指书信。
  • 缄愁:封存思念之情。
  • 蓟水:指蓟州(今河北蓟县)附近的水域。
  • 辽城:指辽东城,今辽宁省辽阳市。
  • 金微路:指边疆的遥远之路。
  • 玉篴:玉制的笛子,这里指笛声。
  • 明河:银河。
  • 朔云边月:北方的云和边疆的月亮。

翻译

秋天的天空下,露水清冷,我独自倚在梳妆台边,心中充满了离别的哀愁。 我封存着思念的书信,越过了蓟州的水域,寒冷的衣物带着泪水,到达了辽东城。 梦中回到了万里之外的边疆之路,深夜里,三更时分,笛声让我心碎。 起身看向银河,却看不到那个人,北方的云和边疆的月亮,都牵动着我的情感。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里一位女子因思念远方的爱人而感到的孤独和哀愁。诗中,“一天秋色露华清”以秋天的清冷露水为背景,烘托出女子的孤寂心情。通过“锦字缄愁”和“寒衣将泪”等细节,表达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忧愁。最后两句“起视明河人不见,朔云边月总关情”则进一步以银河、北云和边月为象征,抒发了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挂念和无法释怀的情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徐熥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