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诗谢山人榛
此物孕灵造,显晦洵有神。
寂寞汉魏后,乃复梃斯人。
矫矫秉孤尚,流俗谁相因。
直视千载前,识曲辨其真。
昌运幸中启,群英咸来臻。
玄夜升海日,昭灼开迷津。
众星何历历,周环随北辰。
遂令同心者,周旋若一身。
白日发高唱,青天气益振。
侧身望泰华,可以表嶙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榛(zhēn):指榛树,此处比喻作者的诗文。 梃(tǐng):指榛树的树干。 矫矫(jiǎo jiǎo):形容树木挺拔。 孤尚(gū shàng):孤高的风范。 昌运(chāng yùn):指兴盛的时运。 迷津(mí jīn):迷惑的水道。 泰华(tài huá):指高山。
翻译
这首诗是山人榛写的, 这些作品怀着灵性创作,显现出深奥而神秘的意境。 在汉魏时期之后的寂寞岁月里,又有这样的才子出现。 他们挺拔高雅,独具风采,与俗世无关。 直面千年前的文人,能够辨别出真实与虚伪。 幸运的时运启发了他们,众多才俊都来到了巅峰。 在昏暗的夜晚升起犹如海中的太阳,照亮了迷茫的道路。 众多才俊如同星辰般璀璨,围绕着北极星旋转。 使志同道合的人们,如同共享一体。 在白昼中高声歌唱,让蔚蓝的天空更加振奋。 侧身望向高耸入云的大山,以表达其雄伟壮丽。
赏析
这首诗以榛树为比喻,表达了古代文人的高尚品质和独特风采。作者通过对古代文人的赞美,展现了他们超脱尘世的境界和对真实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描绘出文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光辉与辉煌,展现了他们的高尚情操和追求真理的精神。整体氛围庄严肃穆,意境深远,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风采和气度。
徐中行
明浙江长兴人,字子舆,号龙湾,因读书天目山下,称天目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称后七子。性好客,卒于官,人多哀之。有《青萝集》、《天目山人集》。
► 50篇诗文
徐中行的其他作品
- 《 送李使君复守夔州 》 —— [ 明 ] 徐中行
- 《 章行人景南署中送谢山人 》 —— [ 明 ] 徐中行
- 《 春暮将赴汝南广川舟中寄怀京邑诸游好三首 其二 》 —— [ 明 ] 徐中行
- 《 春暮将赴汝南广川舟中寄怀京邑诸游好三首 其三 》 —— [ 明 ] 徐中行
- 《 过秦邮与袁明府文毂饮甓社湖因忆吾友宗子相尝豪饮于此屈指二十年所矣袁是子相通家子也感而赋赠 》 —— [ 明 ] 徐中行
- 《 感旧 》 —— [ 明 ] 徐中行
- 《 吴门送周水部谪楚二首 其一 》 —— [ 明 ] 徐中行
- 《 宴黄鹤楼赋得祢衡二首赠吴生虎臣① 其一 》 —— [ 明 ] 徐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