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通州守张聚徵

身都千骑领东方,海国行春满路光。 人自楚材来郢上,名同汉吏起渔阳。 重歌麦垄双岐似,旧憩棠阴百里强。 共道下车偏得岁,却愁天阙去含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通州:古地名,今北京市通州区。
  • 聚徵:古代官职名,指守卫通州的官员。
  • 楚材(chǔ cái):指楚国人才。
  • 郢上(yǐng shàng):古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 汉吏:指汉朝的官员。
  • 渔阳(yú yáng):古地名,今河北省易县。
  • 麦垄(mài lǒng):麦田。
  • 棠阴(táng yīn):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
  • 天阙(tiān què):指皇宫。

翻译

身辖千骑,统领东方,春天行走在海国之间,路上光芒四射。人们自楚国才俊纷纷来到郢上,名声与汉朝官员齐名,崛起于渔阳之地。麦田里的歌声此起彼伏,双岐道路宛如重叠,古老的棠阴树荫依旧,延绵百里,生机盎然。一同走过岁月的车辙,却忧心皇宫之外的去处,心怀忧虑,仿佛含着香气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通州守张聚徵的形象,他身辖众多骑兵,统领东方,行走在春天的海国之间,光芒四射。诗中通过对楚国人才、汉朝官员的提及,展现了张聚徵的才华和声望。麦田里的歌声、双岐道路、棠阴树荫等景物的描绘,为诗篇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两句表达了张聚徵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展现了一种官员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意境优美,富有古典诗意。

孙继皋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以德,号柏潭。万历二年进士第一。除修撰。官至吏部侍郎,摄铨事,论救诸谴谪官,无所避讳。神宗嫡母陈太后梓宫发引,帝称疾不送,遣官代行,继皋上疏极谏,忤旨。及三殿失火,大臣请去者,皆慰留,独继皋致仕去,卒赠礼部尚书。有《宗伯集》、《柏潭集》。 ► 4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