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百谷为先永宁表墓寄此答谢

· 徐熥
西风吹雁出菰芦,尺素衔来字字珠。 倚马万言推绣虎,皋鱼双泪感啼乌。 通家敢谓同文举,名笔何缘借董狐。 片石空山垂不朽,千秋应得免樵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菰芦(gū lú):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指水边。
  • 尺素:古代用来写字的细长白绢,这里指书信。
  • 衔来:带来。
  • 倚马万言:形容文思敏捷,能言善辩。
  • 推绣虎:比喻文笔雄健有力。
  • 皋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这里可能指书信中的比喻或象征。
  • 双泪感啼乌:形容深情感动,泪如雨下。
  • 通家:指有共同祖先的家族。
  • 同文举:共同举荐或推荐。
  • 名笔:著名的笔迹,这里指王百谷的书法。
  • 借董狐:借用董狐的笔法,董狐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 片石空山:指墓碑,空山中孤独的石头。
  • 垂不朽:永垂不朽,指事迹或名声永远流传。
  • 千秋:千年,指长久的时间。
  • 免樵苏:免于被砍伐,这里指墓碑不被破坏,永远保存。

翻译

西风吹送着大雁飞出水边的芦苇,你带来了一封书信,字字如珠。你的文笔雄健有力,如同倚马万言的绣虎,而我读信时感动至深,泪如雨下,如同皋鱼听到啼乌。我们虽非同一家族,但因共同的文采而相互推崇,你的名笔如同借用了董狐的笔法,令人赞叹。那块孤独的墓碑在空山中永垂不朽,千秋万代都将免于被破坏,永远保存。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王百谷的敬仰和感激之情。诗中,“西风吹雁出菰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寓意着信息的传递。通过“尺素衔来字字珠”赞美了王百谷书信中文采斐然。后文通过比喻和典故,如“倚马万言推绣虎”和“名笔何缘借董狐”,进一步展现了王百谷的才华和作者对其的推崇。结尾的“片石空山垂不朽”和“千秋应得免樵苏”则表达了对王百谷名声永存的祝愿和对其墓碑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

徐熥

明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 16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