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 庞蕴
大乘一等义,本自无遮闭。 凡夫著相求,心生有执滞。 无心为真宗,空寂为本体。 无问亦无说,常照勿使废。 佛子行道已,更莫愁来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乘:佛教术语,指追求成佛的广大修行法门。
  • 一等义:最高的真理。
  • 遮闭:障碍,限制。
  • 著相:执着于外在的形象或形式。
  • 执滞:固执,不灵活。
  • 真宗:真正的宗旨或原则。
  • 空寂:佛教术语,指超越一切物质和精神现象的绝对空无状态。
  • 本体:事物的根本性质或实质。
  • 无问亦无说:不需提问也不需解释,指真理自明。
  • 常照:永远明晰,不迷失。
  • 勿使废:不要让它废弃或失去。
  • 行道:修行,实践佛法。

翻译

大乘佛教的最高真理,本来就没有任何障碍。 凡夫俗子执着于外在形象,心中产生固执不化。 无心才是真正的宗旨,空无寂静是事物的根本。 无需提问也无需解释,永远保持明晰不迷失。 佛的弟子已经修行到位,就不必再担忧来去之事。

赏析

这首诗偈深刻阐述了大乘佛教的核心理念。诗人庞蕴通过对比凡夫与佛子的境界,强调了“无心”与“空寂”的重要性。诗中“无问亦无说”一句,表达了真理的自明性,无需多言。最后两句则鼓励修行者放下世俗的忧虑,专注于内心的修行。整首诗偈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佛教的智慧与超脱。

庞蕴

唐衡州衡阳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谒僧人石头。因厌贪俗,沉家财于洞庭,鬻竹器以为生。后居襄阳,世称庞居士。工诗。有《诗偈》。 ► 207篇诗文

庞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