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 庞蕴
羊车诱下愚,鹿车载中夫。 大乘为上士,鹏巢鹤不居。 鹪鹩住蚊睫,居士咄盲驴。 若论质利帝,毕竟一乘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诗偈(jì):指佛教中的偈颂,通常用于表达佛教教义或修行心得。
  • 羊车:比喻小乘佛教,适合初学者。
  • :引导。
  • 下愚:指智慧较低的人。
  • 鹿车:比喻中乘佛教,适合中等修行者。
  • 中夫:指中等修行者。
  • 大乘:指大乘佛教,适合高级修行者。
  • 上士:指高级修行者。
  • 鹏巢:比喻高远的修行境界。
  • 鹤不居:鹤不居住,表示高级修行者不满足于低级境界。
  • 鹪鹩(jiāo liáo):一种小鸟,比喻微小的存在。
  • 蚊睫:蚊子的睫毛,比喻极其微小的地方。
  • 居士:在家修行的佛教徒。
  • (duō):表示斥责或轻蔑的声音。
  • 盲驴:比喻无知或盲目的人。
  • 质利帝:可能是指佛教中的某个概念或人物,具体含义不明。
  • 一乘:指佛教的最高教义,即一乘佛教。

翻译

羊车用来引导那些智慧较低的人,鹿车则适合中等修行者。 大乘佛教是高级修行者的选择,他们追求的是如鹏鸟般高远的境界,不满足于低级境界。 鹪鹩这种小鸟能住在蚊子的睫毛上,而居士则对盲目的驴子表示轻蔑。 如果谈论到佛教的最高教义,那么毕竟只有一乘佛教。

赏析

这首诗偈通过比喻和对比,形象地表达了佛教修行的不同层次和境界。羊车、鹿车、大乘分别代表了不同修行阶段的人所适合的教法,而鹏巢、鹤不居则象征了高级修行者追求的高远境界。诗中还通过鹪鹩与蚊睫、居士与盲驴的对比,强调了修行者应有的超越和智慧。最后,诗人指出佛教的最高教义是一乘,体现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推崇。

庞蕴

唐衡州衡阳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谒僧人石头。因厌贪俗,沉家财于洞庭,鬻竹器以为生。后居襄阳,世称庞居士。工诗。有《诗偈》。 ► 207篇诗文

庞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