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 顾况
始上龙门望洛川,洛阳桃李艳阳天。 最好当年二三月,上阳宫树千花发。 疏家父子错挂冠,梁鸿夫妻虚适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门:洛阳的著名景点,古代帝王祭祀的地方。
  • 洛川:即洛水,流经洛阳。
  • 上阳宫:唐代洛阳的宫殿,位于洛水北岸。
  • 疏家父子:指东汉时期的疏广、疏受父子,因不满官场而辞官。
  • 错挂冠:指辞官不仕。
  • 梁鸿夫妻:东汉时期的梁鸿与妻子孟光,因不满时政而隐居。
  • 虚适越:指梁鸿夫妻原本打算去越地(今浙江一带)隐居,但最终未去。

翻译

初次登上龙门,眺望洛水,洛阳的桃李在艳阳天里盛开。 最美好的时光是当年的二三月,上阳宫的树上开满了千朵万朵的花。 疏家父子错误地挂起官帽辞官,梁鸿夫妻原本打算去越地隐居,却终究未能成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春天的美景,通过龙门、洛川、上阳宫等地的描绘,展现了洛阳春天的生机与繁华。诗中提到的疏家父子和梁鸿夫妻,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顾况

顾况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横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 ► 24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