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行

· 韩偓
浪蹙青山江北岸,云含黑雨日西边。 舟人偶语忧风色,行客无聊罢昼眠。 争似槐花九衢里,马蹄安稳慢垂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cù):皱起,紧缩。
  • 偶语:偶尔交谈。
  • 忧风色:担心天气变化。
  • 行客:旅行的人。
  • 罢昼眠:停止白天的睡眠。
  • 争似:怎比得上。
  • 槐花九衢里:指繁华的街道,九衢意为多条道路交汇之处。
  • 马蹄安稳:马行走平稳。
  • 慢垂鞭:慢慢地放下鞭子,指悠闲地驾驭马匹。

翻译

江浪拍打着北岸的青山,云层中夹带着即将到来的黑雨,太阳已经西斜。船夫们偶尔交谈,担心着即将变化的天气,而旅行者们因为无聊而停止了白天的睡眠。这怎能比得上在繁华的槐花盛开的九条大道上,骑着马儿安稳地行走,悠闲地放下鞭子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行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人们活动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劳顿的感慨和对都市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浪蹙青山”和“云含黑雨”生动地描绘了江边的自然景色,而“舟人偶语忧风色”和“行客无聊罢昼眠”则反映了旅途中的不安与无聊。最后两句“争似槐花九衢里,马蹄安稳慢垂鞭”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留恋和对旅途艰辛的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