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荅客

· 鲍溶
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 幸君霜露里,车马犯寒过。 学耕不逢年,稂莠败黍禾。 岂唯亲宾散,鸟鼠移巢窠。 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 壮日贱若此,留恩意如何。 因忆古丈夫,一言重山河。 临风弹楚剑,为子奏燕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夜漏(lòu):古代以漏壶滴水计时,夜漏指夜晚的时间。
  • 稂莠(láng yǒu):杂草。
  • 黍禾:泛指庄稼。
  • 巢窠(kē):鸟巢。
  • 柔萝:柔软的藤萝。
  • :卑贱,指地位低下。
  • 留恩:留下恩情或恩惠。
  • 古丈夫:古代的豪杰或忠臣。
  • 楚剑:楚国的剑,泛指宝剑。
  • 燕歌:燕地的歌曲,泛指悲壮的歌曲。

翻译

冬天的日子确实可爱,但不如夜晚的时间那么长。 幸好有你,在霜露中,冒着寒风来访。 学习耕种却遇不上好年景,杂草毁坏了庄稼。 不仅亲朋好友散去,连鸟鼠也迁移了巢穴。 只有青松的心志,在霜雪中保护着柔软的藤萝。 壮年时光如此卑贱,留下的恩情又该如何。 因此想起古代的豪杰,一句话重如山河。 迎着风弹奏楚国的剑,为你演奏燕地的歌曲。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夜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对古代英雄的怀念。诗中,“冬日诚可爱,不如夜漏多”表达了诗人对冬夜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孤独与漫长。后文通过对农耕不顺、亲友离散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困境与无奈。然而,“独见青松心,凌霜庇柔萝”一句,以青松自喻,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格。结尾处,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壮志与豪情。

鲍溶

鲍溶

唐人,字德源。宪宗元和进士。与李益交厚。古诗乐府,可称独步。卒飘蓬薄宦,客死三川。有集。 ► 19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