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遇春

· 韩愈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 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 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 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 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 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 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 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 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 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 朝曦入牖来,鸟唤昏不醒。 为生鄙计算,盐米告屡罄。 坐疲都忘起,冠侧懒复正。 幸蒙东都官,获离机与阱。 乖慵遭傲僻,渐染生弊性。 既去焉能追,有来犹莫骋。 有船魏王池,往往纵孤泳。 水容与天色,此处皆绿净。 岸树共纷披,渚牙相纬经。 怀归苦不果,即事取幽迸。 贪求匪名利,所得亦已并。 悠悠度朝昏,落落捐季孟。 群公一何贤,上戴天子圣。 谋谟收禹绩,四面出雄劲。 转输非不勤,稽逋有军令。 在庭百执事,奉职各祗敬。 我独胡为哉,坐与亿兆庆。 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为诗告友生,负愧终究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荒乘(huāng chéng):指无节制的游玩。
  • 饮啖(yǐn dàn):饮食。
  • 豪横(háo hèng):强横,这里指文章风格豪放不羁。
  • 乖张(guāi zhāng):行为不合常规。
  • 嘲评(cháo píng):嘲笑和批评。
  • 视听(shì tīng):指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 (míng):昏暗,这里指沉睡。
  • (qìng):尽,用完。
  • 纷披(fēn pī):散乱的样子。
  • 渚牙(zhǔ yá):水边的小洲。
  • 纬经(wěi jīng):交错。
  • 幽迸(yōu bèng):隐秘地逃离。
  • 季孟(jì mèng):比喻时间的流逝。
  • 谋谟(móu mó):谋划。
  • 稽逋(jī bū):拖延,迟延。
  • 祗敬(zhī jìng):恭敬。
  • 亿兆(yì zhào):极言其多,这里指众多的人。
  • 活性命(huó xìng mìng):维持生命。

翻译

少年时气概真狂放,有意与春天竞争。行走间遇到二三月的时节,九州的花朵相互辉映。清晨,川原上的人们穿着鲜艳的衣服,桃李花也装扮得美丽动人。无节制的游玩不知疲倦,醉死也不怕生病。饮食随心所欲,文章风格豪放不羁。不久前,白发突然布满镜子。旧时的朋友喜好多变,新结识的人多有嘲笑和批评。心境一旦变化,羞于见盛大的时节。得到闲暇却无所作为,宁愿避开外界的干扰和影响。深居简出,仿佛是为了躲避仇敌,静静地躺着如同沉睡。早晨的阳光照进窗户,鸟儿叫唤,昏沉中不愿醒来。生活鄙视计算,盐米常常告罄。坐着疲倦到忘记起身,帽子歪斜也懒得整理。幸好得到东都的官职,得以脱离机关和陷阱。懒散遭遇傲慢,逐渐染上弊病。一旦离开怎能追回,有来者也不必放纵。有船在魏王池,常常独自游泳。水面与天空的颜色,这里都是绿净的。岸边的树枝散乱,水边的小洲交错。苦于无法归去,只能取道幽静之地逃离。贪婪追求的不是名利,所得的也已经足够。悠悠度过朝昏,落落流失时光。群公多么贤明,上承天子的圣明。谋划收复禹的功绩,四面出击展现雄劲。转输并非不勤,拖延有军令。在庭中的百官,各自恭敬地履行职责。我独自如何,坐着与亿万人共同庆祝。就像笼中的鸟,依赖维持生命。作诗告诉朋友,终究感到愧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韩愈从少年到中年的心路历程,反映了其对生活态度的转变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中,韩愈以“少年气真狂”开篇,展现了年轻时的豪放与不羁,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感到生活的无奈和官场的束缚,最终选择深居简出,避开世俗的纷扰。诗的结尾,韩愈以“笼中鸟”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韩愈深刻的人生感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