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隐逸

· 韩偓
静景须教静者寻,清狂何必在山阴。 蜂穿窗纸尘侵砚,鸟斗庭花露滴琴。 莫笑乱离方解印,犹胜颠蹶未抽簪。 筑金总得非名士,况是无人解筑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狂:放逸不羁。
  • 山阴:山北,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 蜂穿窗纸:蜜蜂穿过窗户纸。
  • 尘侵砚:灰尘侵入砚台。
  • 鸟斗庭花:鸟儿在庭院的花间争斗。
  • 露滴琴:露水滴在琴上。
  • 解印:指辞官。
  • 颠蹶:跌倒,比喻失败或挫折。
  • 抽簪:比喻弃官归隐。
  • 筑金:指炼丹求仙之事。
  • 非名士:不是真正的名士。

翻译

静谧的景致应当让寻求宁静的人去探寻,放逸不羁何必非要在山北隐居。 蜜蜂穿过窗户纸,灰尘侵入砚台;鸟儿在庭院的花间争斗,露水滴在琴上。 不要嘲笑在乱离中才懂得辞官,这总比失败或挫折后还未能弃官归隐要强。 炼丹求仙之事终究不是真正的名士所为,何况现在也没有人懂得炼丹求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蜂穿窗纸”、“鸟斗庭花”等自然景象,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自由。同时,通过对“解印”、“抽簪”的对比,强调了在乱世中选择隐逸的明智。最后,诗人以“筑金总得非名士”表明自己对炼丹求仙之事的看法,认为这不是真正的名士所应追求的,体现了诗人对真正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