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

· 韩偓
如含瓦砾竟何功,痴黠相兼似得中。 心系是非徒怅望,事须光景旋虚空。 升沈不定都如梦,毁誉无恒却要聋。 弋者甚多应扼腕,任他闲处指冥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痴黠(xiá):愚笨与聪明。
  • :恰当,合适。
  • 光景:景象,情况。
  • 旋虚空:转瞬即逝,变得空无。
  • 升沈:升迁与沉沦。
  • 毁誉:诋毁与赞誉。
  • 无恒:无常,不稳定。
  • 弋者:射鸟的人。
  • 扼腕:表示惋惜或愤怒。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高远的志向或人才。

翻译

仿佛含着瓦砾究竟有何用,愚笨与聪明相兼似乎恰到好处。 心中纠结于是非只是徒劳地怅望,事情需要的光景却转瞬即逝,变得空无。 升迁与沉沦不定都如同梦境,诋毁与赞誉无常却需要装聋作哑。 射鸟的人很多,应该感到惋惜,任由他们在闲处指点高飞的鸿雁。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痴黠、是非、光景、升沈、毁誉等概念,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诗中“如含瓦砾竟何功”一句,以瓦砾为喻,暗示了人生的无用与徒劳。后文则通过“旋虚空”、“都如梦”等词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虚无感。最后两句以“弋者”与“冥鸿”作结,既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无奈,也隐含了对高远志向的向往与坚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超脱态度。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