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角簟

· 罗邺
叠玉骈圭巧思长,露华烟魄让清光。 休摇雉尾当三伏,似展龙鳞在一床。 高价不唯标越绝,冷纹疑似卧潇湘。 杜陵他日重归去,偏称醉眠松桂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角簟(diàn):一种用白牛角制成的席子。
  • 叠玉骈圭:形容簟子的纹理细密如玉,排列整齐如圭。
  • 露华烟魄:形容簟子上的光泽和色彩,如同露水和烟雾般清新。
  • 雉尾:野鸡的尾羽,这里比喻簟子的纹理。
  • 三伏:夏季最热的时期。
  • 龙鳞:比喻簟子的纹理像龙鳞一样。
  • 越绝:指越地的绝品,这里指簟子的珍贵。
  • 冷纹:指簟子上的纹理给人以清凉之感。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和湘水,这里比喻簟子的纹理如水波般美丽。
  •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这里指诗人的故乡。
  • 松桂堂:指诗人家乡的居所,松桂象征高洁。

翻译

白角簟的纹理细密如玉,排列整齐,巧夺天工, 它的光泽和色彩如同露水和烟雾般清新,比月光还要明亮。 不要在酷热的三伏天摇动它,仿佛展开了龙鳞铺满一床。 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珍贵,它的纹理让人感觉仿佛躺在潇湘水波之上。 将来有一天我回到故乡杜陵,定要称它为醉眠松桂堂的最佳伴侣。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白角簟的精美与清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想象,如“叠玉骈圭”、“露华烟魄”、“龙鳞”等,形象地描绘了簟子的纹理和光泽,给人以视觉和触觉上的美感。同时,通过“三伏”、“冷纹”等词语,传达了簟子在炎炎夏日中的清凉之感。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簟子的珍爱,希望将来能与它一同在松桂堂中醉眠,情感真挚。

罗邺

罗邺

唐末馀杭人,一说苏州吴县人。罗隐族弟。累举进士不第。昭宗光化中以韦庄奏,追赐进士及第,赠官补阙。工诗,尤长七律。懿宗咸通、僖宗乾符中,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有集。 ► 155篇诗文

罗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