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句

· 庞蕴
无事失却心,走向门前觅。借问旧知识,寂绝无踪迹。 却归堂上审思看,改却众生称心安。不能出外求知识,自向家中入涅槃。 大丈夫,昔日有,今日无,家计破除尽,赎得一群奴。 奴婢有六人,一人有六口。六六三十六,常随我前后。 我亦不拘伊,伊亦不敢走。若道菩提难,菩提亦不难。 少欲知足毛头宽,远离财色神自安。分明了见三涂苦,世上名闻不相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涅槃(niè pán):佛教术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达到解脱。
  • 菩提(pú tí):佛教术语,指觉悟的智慧。
  • 三涂(sān tú):佛教术语,指地狱、饿鬼、畜生三种恶道。

翻译

无事却失去了心,走到门前寻找。请问旧时的知识,却已寂静无踪迹。 回到堂上仔细思考,改变了众生的称心安。不再外出寻求知识,自己在家中达到涅槃。 大丈夫,过去有,现在无,家计破除尽,赎回了一群奴隶。 奴婢共有六人,一人有六口。六六三十六,常随我前后。 我也不约束他们,他们也不敢逃走。如果说菩提难,其实菩提也不难。 少欲知足,心胸宽广,远离财色,精神自然安宁。清楚地看到三涂的苦难,世上的名声与我无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中“无事失却心”一句,反映了诗人在平静生活中对内心追求的反思。后文提到“改却众生称心安”,表明诗人通过自我审视,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诗的最后,诗人强调了少欲知足、远离世俗的重要性,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解脱与觉悟。整体上,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庞蕴

唐衡州衡阳人,字道玄。嗜佛法,曾谒僧人石头。因厌贪俗,沉家财于洞庭,鬻竹器以为生。后居襄阳,世称庞居士。工诗。有《诗偈》。 ► 207篇诗文

庞蕴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