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幸亭

五年一巡狩,西幸过东畿。 周国易居守,周人多怨思。 君王敷惠政,程作贵从时。 大厦非一木,沈沈临九逵。 庆云宿飞栋,嘉树罗青墀。 疏屏宜朝享,方塘堪水嬉。 云中仰华盖,桁下望春旗。 天意知如此,星言归洛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巡狩(xún shòu):古代帝王巡视各地,以了解民情和巩固统治。
  • 东畿(dōng jī):指东都洛阳及其周边地区。
  • 周国:指周朝的都城。
  • 怨思(yuàn sī):怨恨和思念。
  • 敷惠政:施行仁政。
  • 程作:指工程建筑。
  • 沈沈(chén chén):深邃的样子。
  • 九逵(jiǔ kuí):四通八达的大路。
  • 庆云:吉祥的云。
  • 青墀(qīng chí):青色的台阶。
  • 疏屏:疏朗的屏风。
  • 华盖:帝王的车盖。
  • (héng):屋梁上的横木。
  • 星言:星夜。
  • 洛师:洛阳,古代中国的首都之一。

翻译

每五年一次的帝王巡视,这次向西行进,经过了东都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周朝的都城虽然依旧坚守,但周朝的人民却充满了怨恨和思念。君王施行仁政,重视工程建筑,顺应时代的需求。巨大的建筑不是一根木头所能支撑,它深邃地坐落在四通八达的大路上。吉祥的云彩停留在飞檐之上,美丽的树木排列在青色的台阶旁。疏朗的屏风适宜朝见,方形的池塘适合嬉水。仰望云中的帝王车盖,从屋梁下望见春天的旗帜。天意知道这一切,星夜中我回到了洛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帝王巡狩的盛况,以及周朝人民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对帝王仁政和建筑宏伟的赞美,展现了国家的繁荣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人民对君王的期待和思念,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的最后,以星夜归洛的景象作结,寓意着天意的安排和诗人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储光羲

储光羲

唐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任冯翊、汜水、安宜、下邽等县尉。后隐居终南。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迁监察御史。安禄山陷长安,迫受伪职。后脱身归朝,贬死于岭南。有集。 ► 21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