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造微上人归淮南觐兄

到家方坐夏,柳巷对兄禅。 雨断芜城路,虹分建邺天。 赴斋随野鹤,迎水上渔船。 终拟归何处,三湘思渺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坐夏:佛教僧尼自农历四月十五日起静居寺院九十日,不出门行动。
  • 柳巷:植有柳树的街道或巷子。
  • 兄禅:指兄长修行的禅宗。
  • 芜城:指荒废的城市,这里可能指扬州,古称芜城。
  • 建邺:古地名,今南京的旧称。
  • 赴斋:前往参加斋戒或斋饭。
  • 野鹤:比喻隐士或闲散自在的人。
  • 迎水:指船只靠近水边。
  • 三湘:指湖南的湘江流域,包括湘东、湘西、湘南。
  • 思渺然:思绪遥远,心境迷茫。

翻译

回到家中,正值僧尼坐夏之时,在柳树成荫的巷子里与兄长一同参禅。雨停后,芜城的道路变得清晰,彩虹划过建邺的天空。为了参加斋戒,我随着野鹤般的隐士前往,水边有渔船迎接。最终我将归向何方?对三湘的思念让我心境迷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归家后的宁静生活与对未来的迷茫思绪。诗中通过“坐夏”、“柳巷对兄禅”等细节,展现了僧侣生活的恬淡与禅意。同时,“雨断芜城路,虹分建邺天”以景寓情,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明朗与希望。结尾的“三湘思渺然”则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与对远方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顾非熊

顾非熊

唐苏州人。顾况子。少俊悟,一览辄能成诵,工吟,扬誉远近。性滑稽,好辩,颇杂笑言。常凌轹气焰子弟,既犯众怒,排挤者纷然,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会昌五年及第,累佐使府。宣宗大中间授盱眙主簿,厌拜迎鞭挞,因弃官归隐,不知所终。或传住茅山十余年。有诗一卷。 ► 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