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日重游李氏园

· 韩偓
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 今日独来香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 伤心阔别三千里,屈指思量四五年。 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鸾桥:指精美的桥梁。
  • 朱阑:红色的栏杆。
  • 柳绵:柳絮,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 香径:花间小路或指满地落花的小路。
  • 苔钱:苔藓的别称,因形状圆如铜钱,故称。
  • 阔别:长时间的分别。
  • 屈指:弯着手指头计算数目。
  • 思量:考虑,想念。
  • 佳节:美好的节日。
  • 怀抱:心中。
  • 暗凄然:暗自悲伤。

翻译

往年我们曾一同站在精美的桥梁上,倚着红色的栏杆吟咏柳絮。 今天我独自来到花间小路上,四周无人,只有苔藓如铜钱般散布。 伤心地想起我们相隔三千里,屈指一算,思念已有四五年。 料想在他乡遇到美好的节日,心中也应该是暗自悲伤的。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比往昔与今日的场景,突出了孤独与思念的主题。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柳绵”、“苔钱”,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末句的“暗凄然”更是点睛之笔,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

韩偓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