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炉

· 韩偓
两星残火地炉畔,梦断背灯重拥衾。 侧听空堂闻静响,似敲疏磬袅清音。 风灯有影随笼转,腊雪无声逐夜深。 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地炉:指设在地面上的火炉,用来取暖或烹饪。
  • 两星残火:指炉中即将熄灭的火光,形容火光微弱。
  • :旁边。
  • 梦断:梦中醒来。
  • 背灯:背对着灯。
  • 重拥衾:再次裹紧被子。
  • 侧听:侧耳倾听。
  • 空堂:空旷的房间。
  • 静响:静谧中的声响。
  • 疏磬:稀疏的磬声。
  • 袅清音:声音悠扬而清脆。
  • 风灯:风中的灯笼。
  • 笼转:灯笼随风转动。
  • 腊雪:冬天的雪。
  • 逐夜深:随着夜色加深。
  • 禅客钓翁:指追求禅理的隐士和垂钓的老者。
  • 徒自好:只是自己觉得好。
  • 湛然心:清澈平静的心境。

翻译

在炉边,两颗星般的残火微弱地燃烧着,我从梦中醒来,背对着灯光,再次裹紧了被子。我侧耳倾听,空旷的房间里传来静谧的声响,仿佛是稀疏的磬声,悠扬而清脆。风中的灯笼有影子随着它转动,冬天的雪无声地随着夜色加深。追求禅理的隐士和垂钓的老者,他们只是自己觉得好,哪里知道此刻我心中清澈平静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夜中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两星残火”、“空堂静响”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氛围。末句“禅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更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的珍视,以及对那些只追求外在形式而忽视内心世界的人的淡淡讽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