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低迷(dī mí):模糊不清的样子。
- 挥目:放眼望去。
- 凝霜:结霜,形容水面平静如霜。
- 露重:露水浓重。
- 火烛:灯火。
- 江寒:江面寒冷。
- 不觉:不知不觉。
- 曙(shǔ):天亮。
- 几簇:几丛。
- 雁一行:雁群排成一行飞行。
翻译
夜色中,野外的云雾模糊不清,烟雾苍茫。平静的水面上,放眼望去,如同结了一层霜。月亮明亮,船上的帘幕被卷起,岸边的花木因露水浓重而散发着香气。远处的村庄在夜深时没有灯火,江面寒冷,坐久了需要更换衣裳。我深知不知不觉中天即将破晓,几丛青山之上,雁群排成一行飞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夜晚江上的静谧景象。通过“野云低迷”、“平波凝霜”等意象,诗人传达出夜色的朦胧与宁静。诗中“月明船上帘幕卷”与“露重岸头花木香”相映成趣,展现了月光下的江景与岸边花木的清新。后两句则通过“村远夜深无火烛”和“江寒坐久换衣裳”表达了夜深的寂静与江面的寒意。结尾的“几簇青山雁一行”以雁群的飞翔预示着天将破晓,增添了诗意的深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夜晚江景的细腻感受。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