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

· 韩偓
折枪黄马倦尘埃,掩耳凶徒怕疾雷。 雪密酒酣偷号去,月明衣冷斫营回。 行驱貔虎披金甲,立听笙歌掷玉杯。 坐久不须轻矍铄,至今双擘硬弓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折枪:折断的枪。
  • 黄马:指老马。
  • 倦尘埃:疲惫于尘土之中。
  • 掩耳凶徒:指敌人,比喻敌人害怕听到雷声,不敢前进。
  • 疾雷:急速的雷声。
  • 雪密:雪下得很大。
  • 酒酣:饮酒到高兴时。
  • 偷号:偷偷地撤退。
  • 月明:月光明亮。
  • 衣冷:衣服因寒冷而感觉冷。
  • 斫营:攻打敌营。
  • 行驱:行进中驱赶。
  • 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
  • 金甲:金属制成的铠甲。
  • 笙歌:音乐和歌唱。
  • 掷玉杯:形容豪放不羁。
  • 坐久:坐得时间长了。
  • 轻矍铄:形容精神矍铄,不显老态。
  • 双擘硬弓:双手拉开硬弓。

翻译

老将骑着折断枪杆的黄马,疲惫地在尘土中前行,敌人害怕听到急速的雷声,不敢前进。大雪纷飞中,老将在酒酣之时偷偷撤退,月光下,他穿着冷衣攻打敌营后返回。行进中,他驱赶着勇猛的军队,身披金甲,听着笙歌,豪放地掷出玉杯。坐得时间长了,他依然精神矍铄,不显老态,至今仍能双手拉开硬弓。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老将的形象,通过“折枪黄马”、“倦尘埃”等词语,展现了老将的疲惫与沧桑。诗中“掩耳凶徒怕疾雷”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表现了敌人的胆怯。后文通过“雪密酒酣”、“月明衣冷”等场景,生动地描绘了老将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机智。最后两句“坐久不须轻矍铄,至今双擘硬弓开”,则突出了老将虽老犹勇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老将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韩偓

韩偓

韩偓,晚唐五代诗人,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 34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