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无念:心中没有杂念,达到一种清净的状态。
- 清凉寺:此处可能指一个虚构的寺庙,象征清净之地。
- 蕴空:内心深处的空灵状态。
- 五台:指五台山,佛教圣地之一,这里象征着高深的佛法境界。
- 对镜:比喻自我反省。
- 心无垢:心中没有污点,即心境纯净。
- 当情:面对情感。
- 心死灰:心如死灰,不再有情感的波动。
- 妙理:深奥的道理。
- 优昙:优昙花,传说中的佛花,象征着稀有和珍贵。
- 空里开:在空无中绽放,比喻在空灵的心境中领悟真理。
- 无求:没有欲望和追求。
- 真法眼:真正的佛法洞察力。
- 离相:超越物质形态的束缚。
- 如来:佛教中指佛陀,即觉者。
- 不动:心境不动摇,保持平静。
- 三灾:佛教中的三种灾难,即水灾、火灾、风灾,这里比喻世俗的烦恼和苦难。
翻译
心中无杂念,如同身处清凉的寺庙;内心空灵,如同五台山般深邃。 自我反省时心无污点,面对情感时心如死灰。 深奥的道理在心中自然显现,如同优昙花在空无中绽放。 没有欲望,拥有真正的佛法洞察力,超越物质形态,见到如来。 如果能这样修行,心境不动摇,就能超越世俗的烦恼和苦难。
赏析
这首诗偈表达了作者庞蕴对佛教修行境界的深刻理解和向往。诗中通过“无念”、“蕴空”等词语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空灵的修行状态。通过“对镜心无垢”、“当情心死灰”等句,展现了修行者面对自我和情感时的清净与超然。最后,诗中提到“无求真法眼,离相见如来”,强调了无欲无求、超越物质形态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这样的修行可以达到的境界。整首诗偈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佛教修行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