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诗偈:诗的一种形式,通常指佛教徒所作的诗,内容多涉及佛教教义或修行体验。
- 庞蕴:唐代著名的佛教居士,以诗偈著称。
- 彼上人:指高僧或修行有成的人。
- 百忆:此处意指无数的念头或记忆。
- 日用:日常生活中的种种活动。
- 元在:原本就在。
- 一毛尘:比喻极微小的物质,这里指一切事物本质上的虚幻和微不足道。
- 无相:佛教术语,指超越形相的境界,即事物的真实状态。
- 无明:佛教术语,指无知或迷惑,是烦恼的根源。
- 津:渡口,比喻为达到某种境界的途径或方法。
翻译
不必苦苦追求博学多闻,只需观察那些高僧的修行。 无数的念头和日常活动,其实都源自于微不足道的尘埃。 心灵若能保持寂静无相,便能超越无明的迷惑。 如果能这样学习,就能节省许多精神力量。
赏析
这首诗偈简洁而深刻,表达了庞蕴对修行的理解。他强调,真正的修行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在于内心的清净和超越。通过观察高僧的修行,我们可以领悟到,无论多么繁杂的念头和日常活动,其本质都是虚幻的,都源于微小的尘埃。只有心灵达到无相的境界,才能超越无明的束缚,达到真正的解脱。这种修行方法,不仅节省了精神力量,也指引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