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
古时不异今,今时不异古。
生事日日灭,有所不能作。
世上乏钱财,守空无货赂。
理诗日日新,朽宅时时故。
闻船未破漏,爱河须早渡。
出过三江口,逍遥神自悟。
损之又损之,俄成贝多树。
临行途路难,无船可相渡。
业老见阎公,没你分疏处。
若见优昙花,处处无疑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诗偈:诗的一种形式,通常指佛教徒所作的诗,内容多涉及佛教教义或修行体验。
- 庞蕴:唐代著名的佛教居士,以诗偈闻名。
- 生事:指世间的事物或活动。
- 货赂:财物。
- 理诗:指创作或欣赏诗歌。
- 朽宅:比喻衰老的身体或世俗的生活。
- 爱河:比喻世俗的欲望和情感。
- 三江口:泛指江河交汇处,也比喻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 贝多树:佛教中的一种树,其叶可用于书写佛经,这里比喻修行成果。
- 业老:指业力深重,难以解脱。
- 阎公:阎罗王,掌管地狱的神。
- 优昙花:佛教中的一种花,传说中三千年一开,象征极难遇到的佛法。
翻译
古代和现代并无不同,现代和古代也并无差异。 世间的事物日复一日地消逝,有些事情我们无法做到。 世上缺乏钱财,守着空无一物的家。 创作诗歌日日更新,而衰老的身体却时刻提醒着旧日的痕迹。 听说船还未破漏,就应该早日渡过爱河。 一旦过了三江口,就能逍遥自在,心灵自悟。 修行要不断精进,不久便能成就如贝多树般的修行成果。 临行时路途艰难,却无船可渡。 业力深重,面对阎罗王,你无处辩解。 如果能见到优昙花,那么处处都是无忧无虑的。
赏析
这首诗偈通过对比古今、描述世事无常,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解脱的深刻理解。诗中“古时不异今,今时不异古”一句,强调了时间的相对性和世事的无常性,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本质。后文通过“爱河须早渡”、“出过三江口”等意象,比喻了修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以“优昙花”为喻,表达了修行成功后的无忧境界。整首诗偈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佛教徒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