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 韩愈
片片驱鸿急,纷纷逐吹斜。 到江还作水,著树渐成花。 越喜飞排瘴,胡愁厚盖砂。 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 暝见迷巢鸟,朝逢失辙车。 呈丰尽相贺,宁止力耕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大雁。(鸿,读音:hóng)
  • :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读音:zhàng)
  • 宁止:难道只是。

翻译

一片片雪花急急地追逐着大雁,纷纷扬扬地随着风儿倾斜飘落。雪花落到江上变成水,落在树上渐渐堆积成花。在越地人们欢喜雪花飞舞能驱散瘴气,在胡地人们却忧愁雪下得太厚会掩盖住沙子。雪还和云一起封住了洞口,协助月亮照亮天涯。天色昏暗能看到迷失巢窝的鸟,早晨会遇到脱离车辙的车。呈现出丰收的景象大家都互相庆贺,难道只是努力耕种的人家感到高兴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雪的景象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诗的前四句通过“驱鸿急”“逐吹斜”“还作水”“渐成花”等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雪的动态和变化。接下来,诗人提到春雪在不同地区产生的不同影响,越地人因雪能排瘴而喜,胡地人却因雪厚盖砂而愁,反映出地域差异对人们对雪的感受的影响。“兼云封洞口,助月照天涯”则进一步描绘了雪与云和月相互映衬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最后,诗中通过“迷巢鸟”“失辙车”表现了雪给生物和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一些困扰,同时也提到雪兆丰年,人们相贺的情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对春雪的描写细腻而生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