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康洗马归滑州

· 韩翃
腰佩雕弓汉射声,东归衔命见双旌。 青丝玉勒康侯马,孟水金堤滑伯城。 腊雪夜看宜纵饮,寒芜昼猎不妨行。 怀君又隔千山远,别后春风百草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雕弓:装饰精美的弓。
  • 射声:指射箭的声音,这里比喻武官。
  • 衔命:接受命令。
  • 双旌:古代官员出使或出行时所持的两种旗帜,这里指官员的出行。
  • 青丝玉勒:用青丝做的马缰绳和玉制的马嚼子,形容马具的华贵。
  • 康侯马:指康侯的马,康侯是古代对有功勋的贵族的封号。
  • 孟水金堤:指孟津河的金堤,孟津河是黄河的一个渡口。
  • 滑伯城:即滑州,古代地名。
  • 腊雪:农历十二月的雪。
  • 寒芜:寒冷季节的荒草。

翻译

腰间佩戴着装饰华丽的弓,是汉朝的武官,东行归去,肩负使命,见到了双旌。骑着配备青丝玉勒的康侯马,经过孟津河的金堤,到达滑州城。腊月的雪夜适合畅饮,寒冷的荒草地上狩猎也不妨碍前行。怀念你,却隔着千山万水,别后春风吹拂,百草生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康洗马归滑州的场景,通过精美的马具和壮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壮阔。诗中“腊雪夜看宜纵饮,寒芜昼猎不妨行”表达了即使在严寒的冬日,也有畅饮和狩猎的乐趣,体现了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结尾“怀君又隔千山远,别后春风百草生”则抒发了深深的离别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韩翃

韩翃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 1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