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孟郊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
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
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规模:指人的作品格局和气概。
- 觑(qù):看,瞧。
- 膻(shān)腥:此处指因为求名而带来的不好的名声,具有讽刺意味。
- 煼(chǎo):同“炒”,此处意为内心的折磨如同被油煎火炒。
翻译
作品的格局和气概与世俗的利益背道而驰,文字追求着上天赐予的巧妙。 别人都有多余的酒肉,唯独你常常吃不饱。 春天才刚开始,思绪已经纷乱,秋天刚开始,悲伤又来搅扰。 早上吃饭常常到中午,夜里读书常常到卯时。 为求名声暂时落得不好的名声,内心肠胃仿佛受着煎熬。 古代文人的心境虽时常自我鞭策,但世间的道路终究难以违拗。 面对弱者拒绝时他们喜欢张开双臂(显示自己的强大),面对强者时就会缩手不敢妄为。 看到别人倒下谁肯去扶,别人对我发怒我定会反咬(绝不屈服)。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写给孟郊的,诗中表达了对孟郊才华和处境的理解与同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诗的开头,韩愈赞扬了孟郊的作品不追逐世俗利益,追求文字的巧妙,但孟郊却生活贫困。接着描述了孟郊内心的纷乱和悲伤,以及他勤奋读书的情景。后面提到求名带来的负面效果和内心的折磨。诗中还表达了对古代文人心态的思考,以及对世间道路艰难的无奈。最后,通过对一些人的行为的描写,表现出社会的现实和人心的复杂。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