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拼音

《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是韩愈的一首诗,试问有力批判了统治者的不识人才以及诗人和作者都怀才不遇的愤懑。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点明时令,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了五月里石榴花开时的繁茂烂漫景象,尤其“照眼明”三字,生动传神。诗人即写了花,也写了看花人的愉快心情。后两句点明地点,这是生长在偏僻地方的石榴,没人去攀折损害他的花枝,殷红的石榴花繁多地落在青苔上,红青相衬,画面十分优美,使人觉得几多可爱和惋惜。其实诗人正是爱其无游人来赏,爱其满地“青苔”“绛英”,倘有人来赏,则车辙马蹄践踏得不堪了,还不如任其花开花落、果熟果烂,来得自然。委婉表达俩诗人孤独的心境。 张十一是作者的一位好朋友,作者做此诗时张十一和他都被贬谪,诗人有感作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作者并不直接来写景,而是通过人的感觉,侧面烘托出榴花的绚烂多姿。但花开的再美又能如何,还不是寂寞无声落,诗人叹息花开无人来赏,亦即暗喻朋友满腹才华,却被统治者贬谪于穷乡僻壤,无法施展,“颠倒”二字更是有力批判了统治者的不识人才以及诗人和作者都怀才不遇的愤懑。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照眼明 形容榴花鲜艳夺目,耀眼明亮。
  • 子初成 石榴的果实刚开始形成。
  • 可怜 可惜。
  • 颠倒 错乱,形容落花纷纷。
  • 绛英 (jiàng),深红色;英,花。指深红色的石榴花。

翻译

五月里石榴花开了,那艳丽的色彩简直明亮得耀眼,在枝叶之间,时不时能看到石榴的果实刚刚开始长成。可惜这个地方冷冷清清,连来往的车马都少见,地上的青苔之上落花错乱缤纷,深红色的花瓣纷纷坠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五月盛开的榴花美景。首句“五月榴花照眼明”,直接点明时间与主体,一个“照眼明”生动地表现出榴花的鲜艳如火、光彩夺目,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次句“枝间时见子初成”,在描写榴花的同时,将目光转向枝叶间刚刚开始孕育的石榴果实,展现出一种生命延续与生长的力量 。

后两句“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诗意一转,由榴花之美过渡到所处环境的清幽寂寥。“可怜”二字,流露出诗人的惋惜之情。因为少有人来,榴花独自绽放又独自凋零,花瓣错乱地落在青苔之上,更增添了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榴花,实则借榴花无人欣赏、孤独地开落,暗喻自己被冷落的境遇,蕴含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