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曾江口示侄孙湘二首
云昏水奔流,天水漭相围。
三江灭无口,其谁识涯圻。
暮宿投民村,高处水半扉。
犬鸡俱上屋,不复走与飞。
篙舟入其家,暝闻屋中唏。
问知岁常然,哀此为生微。
海风吹寒晴,波扬众星辉。
仰视北斗高,不知路所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曾(zēng)江:江名。
- 漭(mǎng):形容广阔,深远。
- 涯圻(yá qí):岸边。
- 唏(xī):抽噎,叹息。
翻译
乌云昏暗水奔流不止,天和水广阔深远相互围绕。三条江水消失不见其入口,又有谁能识别那岸边呢。傍晚投宿到百姓的村落,在高处水都淹到半扇门了。狗和鸡都跑到了屋顶上,不再奔走和飞翔。用竹篙撑船进入他家,天黑听到屋中有人叹息。询问后才知道每年都是这样,哀叹这里生活的艰难微小。海风吹散了寒冷迎来晴天,波浪扬起众多星星的光辉。仰头看北斗星高高在上,不知道要走的路归向何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遭遇水患的场景以及诗人复杂的心情。诗中开篇通过“云昏”“水奔流”“漭相围”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混沌的氛围,体现出恶劣的自然环境。接着写水患严重到让鸡犬都上屋,以及村民艰难的生活状况。随后天空放晴,但诗人仍感到前路迷茫。全诗既展现了自然的威严和破坏力,又揭示了百姓生活的困苦以及诗人自身的困惑与迷茫,感情深沉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