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歌

· 韩愈
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 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娇痴婢子无灵性,竞挽春衫来比并。 欲将双颊一晞红,绿窗磨遍青铜镜。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
拼音

所属合集

#芍药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丈人:对老者的尊称。
  • 春华:春天的花朵。
  • 翠茎:翠绿的茎。
  • 红蕊:红色的花蕊。
  • 天力:上天的力量。
  • :赋予。
  • 黄钟家:这里泛指一般的花卉。黄钟,古乐十二律之一,这里借指一般的。
  • 温馨:温暖芳香。
  • 熟美:熟透美好。
  • 鲜香:新鲜的香气。
  • 霜刀:形容剪刀锋利如霜。
  • 天女:天上的仙女,这里可理解天意。
  • 娇痴:天真可爱而不懂事。
  • 婢子:婢女,这里指少女。
  • 灵性:指聪明、机灵。
  • :争着。
  • :拉,拽。
  • 比并:比较。
  • 晞红:晒红,这里指脸红。
  • 绿窗:绿色的窗户,多代指女子居处。
  • 青铜镜:古代镜子多为青铜所制。
  • :同“樽”,酒杯。
  • 甘若饴:像饴糖一样甜蜜。
  • 楚狂:春秋时楚国的狂人接舆,这里韩愈以 “楚狂” 自比,有不羁之意 。韩退之:韩愈,字退之。

翻译

在老者的庭院中盛开着美丽的芍药花,没有其他平凡的树木能与它争夺春天的光华。翠绿的茎和红色的花蕊都是上天赐予的力量,这份恩泽可不是一般花卉能拥有的。芍药散发着温馨、熟透美好的新鲜香气,它似笑却又无言,如同有修养的君子。上天安排如霜般锋利的剪刀修剪你大概颇费辛劳,可你为何要学着桃李那般低头呢。天真懵懂的婢女没有什么聪明灵性,争着拉起春衫来和芍药花比较。想要把自己的双颊也晒成和芍药一样红,在绿窗前把青铜镜都磨遍了。一杯春日美酒甘甜得如同饴糖,老者在这赏花中的乐趣却无人知晓。在花前醉倒放声高歌的是谁呢?是那像楚狂一样不羁的韩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庭院中的芍药花,开篇以对比的手法突出芍药花的出众,“更无凡木争春华” 彰显出它在春天百花中的独特地位。接着描写芍药的外形是上天赋予神奇力量,“翠茎红蕊天力与”,赋予其不凡的身世。 “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 将芍药拟人化,写出芍药不仅香气诱人,还有着君子般的姿态神情 。 “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两句则饶有趣味,仿佛问天女为修剪这般娇艳花朵费尽心思,而芍药又何必学桃李低头呢,引发人深思。随后写娇痴婢女拿芍药花比美,更烘托出芍药花的娇艳动人。 最后 “一尊春酒甘若饴,丈人此乐无人知” 营造出一种清闲愉悦又有点略带寂寞的氛围,诗人在花前醉倒高歌,以 “楚狂小子韩退之” 自称,既写出了诗人对芍药的喜爱,陶醉于花前的模样,又体现其个性中的洒脱不羁 ,全诗通过对芍药花多角度描写以及自身感受,展现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诗人独特的心境。

韩愈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后人尊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 4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