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美人汲井养花图

· 袁华
茝石莺啼琐窗静,御柳条长拂金井。 美人初试薄罗裳,翠袖双擎玉壶冷。 璚树花开璧月圆,一枝折得浸红泉。 莫教野鹿偷衔去,狼籍香囊蜀道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茝石:音chǎi shí,一种香草。
  • 琐窗:雕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 御柳:宫中的柳树。
  • 金井:井栏上有雕饰的井。
  • 薄罗裳:轻薄的罗衣。
  • 翠袖:绿色的衣袖。
  • 玉壶:玉制的壶,此处指汲水的器具。
  • 璚树:音qióng shù,传说中的仙树,此处指美丽的花树。
  • 璧月:圆月,璧为圆形玉器。
  • 红泉:红色的泉水,此处指花浸在水中。
  • 狼籍:散乱不整的样子。
  • 香囊:装有香料的小袋。

翻译

在静谧的琐窗下,茝石香草旁,莺鸟啼鸣,宫中的柳枝轻轻拂过金井。美人初次穿上轻薄的罗衣,她用翠绿的袖子高高举起玉壶,壶中水已冷却。

璚树上花儿盛开,圆月如璧,她折下一枝花,浸入红色的泉水中。请不要让野鹿偷偷衔走,以免在蜀道边散落一地,香囊凌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宫廷美人汲井养花的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人的娴静与花的娇艳。诗中“茝石”、“御柳”、“金井”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宫廷特有的优雅氛围。美人的动作“初试薄罗裳”、“翠袖双擎玉壶冷”,则传达出她的温婉与高贵。后两句以花喻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保护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淡淡哀愁。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