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

平生怀一剑,无异风胡削。 琉璃吐莲花,江河精不涸。 纵横运无前,截蛟如断藿。 如何没埃尘,芒寒未磅礴。 夜夜斗牛边,宝气尚腾焯。 慎勿畀匪人,用之同刈获。 以防君子身,千年光涵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胡:古代传说中的铸剑师,擅长铸剑。
  • 琉璃:一种宝石,这里比喻剑的材质珍贵。
  • 莲花:比喻剑的形状或装饰。
  • 江河精:比喻剑的锋利和坚韧。
  • (hé):干涸,枯竭。
  • 截蛟:比喻剑的威力,能斩断蛟龙。
  • 断藿(huò):割断藿草,比喻剑的锋利。
  • 埃尘:尘埃,比喻平凡或低下的环境。
  • 芒寒:剑锋的寒光。
  • 磅礴(páng bó):广大无边,这里指剑的光芒未能充分展现。
  • 斗牛:指北斗星和牛郎星,比喻剑的光芒如同星光。
  • 腾焯(zhuō):闪耀,明亮。
  • (bì):给予。
  • 刈获(yì huò):收割,比喻随意使用。
  • 涵锷(è):包含锋刃,指剑的锋利。

翻译

我一生珍藏一把剑,它的制作无异于风胡的杰作。剑身如同琉璃般珍贵,装饰着莲花图案,其锋利和坚韧如同江河之精永不枯竭。剑法纵横无前,能轻易斩断蛟龙如同割断藿草。然而它却被埋没在尘埃之中,剑锋的寒光尚未展现出它的广大无边。夜夜在斗牛星边,剑的光芒依旧闪耀明亮。千万不要将它交给不合适的人,随意使用如同收割庄稼。它应被用来保护君子,千年之后依然锋利无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剑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才华的珍视与坚持。诗中,“剑”象征着诗人的才华与理想,其锋利与坚韧被赋予了超越常人的特质,体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骄傲。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的忧虑,以及对才华应得到恰当运用和尊重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才华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

陈国英

陈国英,字六辅。惠来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一六三九)贡生,入清不仕。著有《青松居草》、《问禅篇》、《秋声》三集。清雍正《惠来县志》卷一四、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六有传。 ► 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