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怀古三首

· 孙华
莫向登临起叹吁,故宫今是梵王都。 麒麟馺娑荒荆棘,鹦鹉频伽张苾刍。 辇道久无黄曲盖,寝垣谁置白浮屠。 望江亭子依然好,时有胡僧置酒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处有凤凰传说的山。
  • 故宫:指旧时的皇宫。
  • 梵王都:指佛教圣地,梵王即佛教中的梵天,都指都城。
  • 麒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馺娑:形容荆棘丛生的样子。
  • 鹦鹉频伽:鹦鹉的一种,频伽是梵语,意为“美丽的”。
  • 张苾刍:张开翅膀的样子。苾刍是梵语,意为“翅膀”。
  • 辇道:古代帝王车驾行走的道路。
  • 黄曲盖:黄色的华盖,古代帝王车驾上的装饰。
  • 寝垣:皇宫中的寝宫围墙。
  • 白浮屠:白色的佛塔。
  • 望江亭子:建在江边的亭子,用于观赏江景。
  • 胡僧:指外来的僧人,胡是古代对西域及北方民族的称呼。

翻译

不要对着这景色叹息,旧时的皇宫如今已成了佛教圣地。 神兽麒麟在荒芜的荆棘中徘徊,美丽的鹦鹉展开翅膀。 帝王的车道久已无人使用,黄色的华盖不再出现, 谁还在寝宫的围墙上建起了白色的佛塔? 远望江边的亭子依旧美好,偶尔有外来的僧人在那里放置酒壶。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凤山旧时皇宫的描绘,展现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中“麒麟馺娑荒荆棘”与“鹦鹉频伽张苾刍”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描绘了荒凉的景象,后者则带有生机与美丽,反映了诗人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感慨。末句“时有胡僧置酒壶”则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同时也暗示了文化的交融与历史的深远。

孙华

元明间浙江永嘉人,侨居华亭,字元实。幼工诗,诵经考史,以博雅闻。尤工医,以荐为医学教授,有旨待诏尚方,辞免。所居小阁,列古彝鼎、法书、名画,焚香静坐。书非佳墨熟纸不作,饮馔非精洁不食,士非贤不交。年八十余尚在。 ► 4篇诗文

孙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