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傅泽民分桂轩

粤昔丹桂生蟾宫,天香散漫飘穹窿。 世人仰望莫能折,举头每欲排天风。 后来仙子不自惜,呵吒银蟾鼓云翼。 衔将桂子落天台,要使人间共培植。 天台一种三百年,鬼神隐护人莫传。 史家先世积德厚,得从此地更移迁。 当时不敢自娱赏,持向金门献君长。 龙颜一笑栽殿前,更洒宸章为优奖。 宸章焕赫事实殊,史家桂泽当何如。 敷荣发秀异他族,流芳奕叶生名儒。 林林接踵为时起,事业功名咸足美。 迩来复有紫崖翁,硕德宏才古君子。 承恩典教来罗湘,霏霏化雨菁莪芳。 祇缘辽渺丹崖远,心县丹桂常徬徨。 徬徨未易乘风去,日夕行吟泮池处。 彼苍又若阴相之,池上还存古桂树。 色香虽匪丹崖浓,根株却似丹崖丰。 丹崖桂泽裕厥后,泮池桂泽将谁同。 芹边弟子商崖裔,重义崇仁心靡替。 稔知师意感师恩,爰辟书轩分此桂。 吁嗟史翁何贤哉,吁嗟傅君真奇才。 史翁之桂由祖植,傅君之桂从师来。 书轩况尔数椽小,桂树分来相映好。 秋风吹破丹砂堆,万斛清芬散龙脑。 傅君傅君日对兹,岂惟玩彼香色奇。 是宜笃志励所业,光前振后期如师。 清狂蹋雪寻梅叟,辛苦移家看竹友。 纵情矫物徒自疲,师友传承事何有。 傅君傅君重勉旃,如今正是秋清天。 及时吐华著芳誉,相期史氏同绵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古文中常用来指代广东一带。
  • 蟾宫:指月宫,传说中月亮上的宫殿。
  • 穹窿:天空的高远广阔。
  • 呵吒:呵斥,驱使。
  • 银蟾:指月亮。
  • 宸章:帝王的文书或诗文。
  • 流芳奕叶:比喻美好的名声或事物代代相传。
  • 林林接踵:形容人多,一个接一个。
  • 迩来:近来。
  • 紫崖翁:指一位有学问的老人。
  • 罗湘:指湖南一带。
  • 霏霏化雨:形容教育的影响深远,如同细雨滋润。
  • 菁莪:指优秀的学子。
  • 徬徨:徘徊不定,犹豫不决。
  • 泮池:古代学宫前的水池。
  • 稔知:深知,熟知。
  • 吁嗟:感叹词,表示叹息。
  • 蹋雪寻梅:形容高洁的情操和追求。
  • 移家看竹:指迁居以观赏竹子,比喻高洁的生活态度。
  • 纵情矫物:放纵情感,追求虚名。

翻译

古时的丹桂生长在月宫,天上的香气散漫飘向广阔的天空。世人仰望却无法触及,抬头时总想推开天风去摘取。后来有仙子不吝惜,驱使月亮上的蟾蜍鼓动云翼。将桂子衔落到天台山,希望让人间共同培育。

天台山的桂树已有三百年,鬼神暗中保护,人们无法传播。史家先辈积德深厚,得以在此地迁移种植。当时不敢自赏,便将桂树献给君王。皇帝在殿前栽种,更以华丽的文书作为奖励。

史家的桂树得到如此殊荣,史家的恩泽又当如何。桂树繁盛异于常树,美好的名声代代相传,培养出许多名儒。众多人才接连不断,事业和功名都十分美好。

近来又有紫崖翁,这位博学宏才的古君子。受恩典教育来到湖南,教育的影响深远,培养出许多优秀学子。只因遥远的丹崖难以触及,心中常挂念着丹桂。

徘徊不决无法乘风而去,日夜在泮池边吟咏。上天似乎暗中相助,池边还留有古桂树。虽然色香不如丹崖浓郁,但根株却与丹崖相似。

丹崖的桂树恩泽后代,泮池的桂树又将与谁相比。池边的弟子是商崖的后裔,重义崇仁之心不曾改变。深知师意,感激师恩,于是开辟书轩,分享这桂树。

啊,史翁多么贤明,傅君真是奇才。史翁的桂树由祖先种植,傅君的桂树从师而来。书轩虽小,桂树分来相映成趣。秋风吹散丹砂般的桂花,万斛清香散布如龙脑。

傅君啊,你日日对着这桂树,不仅欣赏其香色之奇。更应笃志励业,光前振后,期许如师。清狂地踏雪寻梅,辛苦地迁家看竹。纵情追求虚名只会自疲,师友传承之事又有何意义。

傅君啊,你要更加努力,现在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及时开花,留下芳名,期待与史氏家族一样绵延不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桂树的传说和史家的故事,赞美了史家的德行和傅君的才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蟾宫”、“银蟾”、“宸章”等,展现了桂树的高贵和史家的荣耀。同时,通过对傅君的期望,表达了作者对于传承和发扬优秀文化的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史家和傅君的赞美,也是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