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清华亭

· 袁华
昼锦堂中结小亭,方池如鉴照檐楹。 山河影落鲛宫迥,蘋藻光涵兔魄明。 神女凌波遗玉佩,素娥飞辔下瑶笙。 一尘隔断人间世,独倚高明爽气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昼锦堂:指华丽的厅堂。
  • :镜子。
  • 檐楹:屋檐和柱子。
  • 山河影:指水中映出的山河景象。
  • 鲛宫:传说中鲛人居住的宫殿,这里指水中的宫殿。
  • :远。
  • 蘋藻:一种水草。
  • 兔魄:月亮的别称。
  • 神女凌波:指神话中的女神在水面上行走。
  • :留下。
  • 玉佩:玉制的装饰品。
  • 素娥:月宫中的仙女。
  • 瑶笙:玉制的笙,一种乐器。
  • 一尘:比喻极微小的尘埃,这里指尘世的纷扰。
  • 高明:高处明亮的地方。
  • 爽气:清新的空气。

翻译

在华丽的厅堂中建起一座小亭,亭前的方池清澈如镜,映照着屋檐和柱子。水中映出的山河景象仿佛来自遥远的鲛人宫殿,水草间月光闪烁,明亮如兔魄。神话中的女神在水面上留下玉佩,月宫的仙女乘着飞辔,吹奏着玉笙降临。这里隔绝了尘世的纷扰,我独自倚靠在高处明亮的地方,享受着清新的空气。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景,通过“昼锦堂”、“方池如鉴”等词句,展现了亭中景致的华美与清幽。诗中“山河影落鲛宫迥”和“蘋藻光涵兔魄明”等句,巧妙地运用神话元素,增添了诗意的深远与神秘。结尾的“一尘隔断人间世,独倚高明爽气清”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向往清静的情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高洁情操。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