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纪事

· 袁华
入参帷幄运奇谋,翼赞功成礼数优。 华盖醉樵周尚父,军营借箸汉留侯。 有身暴露家千里,无骨归埋土一抔。 多少门生并故吏,不知还有孔车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入参帷幄:指进入军帐参与军事谋划。
  • 翼赞:辅助。
  • 华盖:古代帝王车上的伞盖,这里比喻尊贵。
  • 醉樵:指隐居山林的樵夫,这里比喻隐士。
  • 周尚父:指周文王的辅佐大臣姜子牙,被尊称为尚父。
  • 借箸:借用筷子,比喻出谋划策。
  • 汉留侯:指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被封为留侯。
  • :用手捧东西,这里指一捧土,比喻坟墓。
  • 门生:学生。
  • 故吏:旧时的部下。
  • 孔车:指孔子的弟子子车,这里泛指忠诚的门生。

翻译

参与军帐中运筹帷幄,巧妙谋划,辅助大功告成后,受到优厚的礼遇。 他如同华盖下的醉樵,被尊为周朝的尚父,又像在军营中借箸筹划的汉朝留侯。 然而,他身在异乡,无法归家,死后连一捧土的坟墓都没有。 他的门生和旧部众多,却不知是否还有像孔车那样忠诚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贤臣与现实中的境遇,表达了对忠诚与功业的思考。诗中“入参帷幄运奇谋”展现了主人公的智谋与功绩,“华盖醉樵周尚父,军营借箸汉留侯”则通过典故赞美其尊贵与才智。然而,“有身暴露家千里,无骨归埋土一抔”突显了主人公的悲惨结局,与前文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结尾的疑问“不知还有孔车不”则引发了对忠诚与追随的深刻反思。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