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西老人春山平远图

· 袁华
云西老人富文艺,博闻好古无仕志。 我虽不识尝梦之,矫矫丰姿髯磔猬。 驭风骑气上钧天,断缣尺楮人间传。 点染彷佛营丘李,重冈复嶂孤云边。 溪头春还雨新足,灌木苍苍柳将绿。 漫郎刺船何处去,待向前村借书读。 人生富贵如秋烟,草木同腐良可怜。 老成典刑不复见,展卷题诗心惘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矫矫:形容英勇威武的样子。
  • 髯磔猬:形容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张开。
  • 驭风骑气:形容驾驭风和气的超凡能力。
  • 钧天:古代传说中的天帝居所。
  • 断缣尺楮:指残破的纸张或绢帛。
  • 点染:指绘画中的点画和染色技巧。
  • 彷佛:仿佛,似乎。
  • 营丘李:指古代画家李思训,因其居于营丘而得名。
  • 漫郎:指游荡不羁的人。
  • 刺船:划船。
  • 草木同腐:比喻人死后与草木一样腐朽。
  • 老成典刑:指年长者的智慧和经验。
  • 惘然:形容心情迷茫,不知所措。

翻译

云西老人富有文艺气息,博学好古,没有做官的志向。我虽然不认识他,但曾在梦中见过他,他的英姿飒爽,胡须像刺猬的刺一样张开。他驾驭风和气,上升到天帝的居所,他的画作虽残破,却在人间流传。他的画技仿佛是营丘的李思训,重重的山峰和孤云在画中相映成趣。溪头的春天雨水充足,灌木苍翠,柳树即将变绿。那个游荡的人划船去了哪里,我等待着去前村借书阅读。人生的富贵如同秋天的烟雾,人与草木一同腐朽,实在是可怜。年长者的智慧和经验不再可见,展开画卷题诗,我的心情感到迷茫。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云西老人的形象及其文艺才华,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老人艺术成就的敬仰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驭风骑气上钧天”展现了老人的超凡脱俗,“断缣尺楮人间传”则体现了其作品的珍贵与流传。结尾处对人生无常的感叹,透露出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