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甫里白莲寺答顾玉山见寄

· 袁华
风流王湛岂真痴,世路崎岖蜀道危。 独酌花前明月我,百年驹隙主翁谁。 南州名节称高士,乱世功名属健儿。 国内承平欣有象,忧天莫作杞人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甫里:地名,在今江苏省吴县东南。
  • 顾玉山: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王湛:人名,此处可能指历史上的人物,具体不详。
  • 崎岖:形容道路不平坦。
  • 蜀道:古代指通往四川的道路,因其险峻而著名。
  • 驹隙:比喻时间短暂,如白驹过隙。
  • 南州:泛指南方地区。
  • 高士:指品德高尚、不慕名利的人。
  • 健儿:指勇健的男子,多指军人或勇士。
  • 承平:指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秩序良好。
  • 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无根据的忧虑。
  • 杞人悲:出自“杞人忧天”的典故,指不必要的忧虑。

翻译

风流的王湛难道真的是痴人吗?世间的道路崎岖如同蜀道般危险。 我独自在花前对着明月饮酒,百年光阴如驹过隙,主人翁又是谁呢? 南州的名节称赞那些高士,乱世的功名属于那些健儿。 国内承平的景象令人欣喜,不要像杞人那样无端忧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世态的感慨和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和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诗中“风流王湛”与“蜀道危”形成对比,突显了诗人对世道艰难的感慨。后句以“独酌花前”和“百年驹隙”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结尾的“忧天莫作杞人悲”则是对无谓忧虑的劝诫,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