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五咏娄侯庙

· 袁华
刘君庐陵秀,胸次隘九州。 倜傥负奇气,辛陈同侠游。 西登岘山首,北望多景楼。 长歌过恸哭,志在复国雠。 异材世间出,高揖轻王侯。 奈何攀桂手,不能占鳌头。 肆情诗酒间,文焰射斗牛。 昆山非故里,遂为潘宰留。 五十死无嗣,埋骨东斋陬。 世代倏变易,夷墓为平畴。 有司重封表,立阙树松楸。 何人奠麦饭,凄凉土一抔。 建祠立神主,买田供庶羞。 仁哉太守心,祭奠亘千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胸次隘九州:胸次,胸怀;隘,狭窄;九州,指中国。形容胸怀广阔,不局限于一地。
  • 倜傥:tì tǎng,形容人豪爽不羁。
  • 辛陈:指辛弃疾和陈亮,两位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
  • 岘山:位于今湖北省襄阳市。
  • 多景楼:位于今江苏省镇江市。
  • 国雠:国仇,国家的仇敌。
  • 攀桂手:指有才华的人。
  • 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或首位。
  • 斗牛:指天上的斗宿和牛宿,比喻高远的目标。
  • 潘宰:潘岳,西晋文学家,曾任宰相。
  • 东斋陬:东边的书房角落。
  • 夷墓:平坦的墓地。
  • 松楸:松树和楸树,常用来象征墓地。
  • 麦饭:用麦子煮的饭,这里指祭品。
  • 庶羞:庶,众多;羞,美味的食物。指各种美味的食物。

翻译

刘君是庐陵的杰出人物,胸怀广阔,不局限于一地。他豪爽不羁,与辛弃疾和陈亮一同游历,共同追求侠义之道。他曾西登岘山,北望多景楼,长歌当哭,志在复仇雪恨。世间异材辈出,他高傲地轻视王侯。然而,尽管他才华横溢,却未能取得显赫的地位。他沉醉于诗酒之中,文采斐然,光芒四射。昆山并非他的故乡,但他被潘岳留下。五十岁时无嗣而终,埋骨于东斋的角落。世代更迭,墓地变为平畴。有官员重视并加以封表,立阙树松楸。谁来奠祭麦饭,凄凉地留下一抔土。建祠立神主,买田供奉各种美味的食物。太守的仁心,使得祭奠得以延续千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刘君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通过对其胸怀、志向、才华和遭遇的叙述,展现了一个豪放不羁、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形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胸次隘九州”、“倜傥负奇气”、“长歌过恸哭”等,生动地刻画了刘君的性格和追求。同时,通过对刘君身后事的叙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