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种云捡校湖光山色轩

· 袁华
涌金门里春如海,虚阁亭亭瞰水涯。 画栋留云高缥缈,雕阑转月澹交加。 杜陵万里桥头酒,贺监千秋观里花。 树树芙蓉围别港,双双鸂鶒聚员沙。 游丝趁雨萦红树,香雾随风度碧纱。 随水荒凉安足数,郎官空阔未容誇。 窗含岭雪通三岛,尘远壶天贮九华。 归去渔舟闻欸乃,坐来枥马绝喧哗。 自缘丹扆曾投策,应用青门学种瓜。 始信登瀛元不远,银潢从此汎仙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涌金门:杭州城门名。
  • 虚阁:空旷的楼阁。
  • :俯视。
  • 画栋:彩绘的栋梁。
  • 留云:形容楼阁高耸,仿佛能留住云彩。
  • 高缥缈:高远而模糊不清。
  • 雕阑:雕刻精美的栏杆。
  • 转月:形容栏杆的影子随着月光转动。
  • 澹交加:平静而交错。
  • 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古时为酒乡。
  • 万里桥:桥名,在成都。
  • 贺监:指贺知章,唐代诗人,曾任秘书监。
  • 千秋观:观名,在杭州。
  • 芙蓉:荷花。
  • 鸂鶒(xī chì):水鸟名,形似鸳鸯而稍大。
  • 员沙:圆形的沙滩。
  • 游丝:飘动的细丝,常指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
  • 香雾:带有香气的雾气。
  • 碧纱:绿色的纱窗。
  • 郎官:古代官名。
  • 空阔:空旷开阔。
  • 窗含岭雪:窗户仿佛含着远山的雪。
  • 壶天:指仙境。
  • 九华:指九华山,也泛指仙境。
  • 欸乃(ǎi nǎi):象声词,形容摇橹声。
  • 枥马:拴在马槽上的马。
  • 丹扆:红色的屏风,指朝廷。
  • 投策:投掷策杖,指放弃官职。
  • 青门:指长安城东门,古时为种瓜之地。
  • 种瓜:指隐居生活。
  • 登瀛:指登上瀛洲,传说中的仙山。
  • 银潢:银河。
  • 仙槎:仙人乘坐的船。

翻译

涌金门内春意盎然,如海一般广阔,空旷的楼阁俯瞰着水边。彩绘的栋梁仿佛能留住云彩,高远而模糊不清,雕刻精美的栏杆影子随着月光转动,平静而交错。在杜陵的万里桥头饮酒,贺监的千秋观里赏花。树树荷花围绕着别致的港口,双双鸂鶒聚集在圆形的沙滩上。飘动的细丝趁着雨水缠绕在红树上,带有香气的雾气随着风穿过碧绿的纱窗。随着水流而荒凉的地方不值一提,空旷开阔的郎官之地也未容夸耀。窗户仿佛含着远山的雪,与三岛相通,远离尘世的仙境中贮藏着九华山的奇景。归去的渔舟上听到摇橹声,坐在这里,拴在马槽上的马也停止了喧哗。因为曾在朝廷中投掷策杖,所以应用在青门学会种瓜。这才相信登上瀛洲并不遥远,银河从此处泛起了仙人的船只。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涌金门内春日的景色,通过高耸的楼阁、精美的栏杆、远山的雪景等意象,展现了仙境般的美丽与宁静。诗中融入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放弃官职、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人袁华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袁华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 5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