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 孙蕡
大堤有游女,盛服佩鸣珰。 冶容丽皎日,锦绮华若英。 含情采秋绿,薄暮不盈筐。 问女何所思,叠叠哀怨长。 夫君久离索,杳邈江与湘。 寒凉人短褐,波浪泛舟航。 芙蓉谢初夕,岩桂亦已芳。 渺渺燕北归,飞飞雁南翔。 风飘流尘起,木落天雨霜。 俯视惭游鱼,仰观愧七襄。 此情君讵察,怀玉空自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堤:堤坝,此处指河堤。
  • 游女:游玩的女子。
  • 鸣珰:古代妇女佩戴的响铃,此处指装饰品。
  • 冶容:美丽的容貌。
  • 皎日:明亮的太阳。
  • 锦绮:华丽的织物。
  • 若英:如花般美丽。
  • 秋绿:秋天的绿色植物。
  • 薄暮:傍晚时分。
  • 盈筐:装满筐子。
  • 离索:分离,孤独。
  • 杳邈:遥远。
  • 短褐:粗布短衣,指贫苦人的衣服。
  • 舟航:船只。
  • 芙蓉:荷花。
  • 岩桂:山中的桂树。
  • 渺渺:遥远的样子。
  • 七襄:古代传说中的七仙女。
  • 讵察:岂能察觉。
  • 怀玉:怀抱美玉,比喻怀才不遇。

翻译

河堤上有游玩的女子,穿着盛装,佩戴着响铃。她的容貌美丽如明亮的太阳,穿着华丽的锦绮如花般绚烂。她含情脉脉地采摘秋天的绿叶,直到傍晚也未能装满筐子。问她在想什么,她的哀怨长长地叠叠。她的丈夫已经很久没有消息,远在江与湘之间。寒冷侵袭着他的短褐,波浪冲击着他的船只。初夜的荷花已经凋谢,山中的桂树也已芬芳。遥远的燕子北归,雁群南飞。风起尘扬,树叶落下,天空降下霜雪。她俯视着游动的鱼儿感到惭愧,仰望着天空感到愧对七仙女。她的这份情感你怎能察觉,怀抱着美玉却只能自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盛装游玩的女子,她的美丽与哀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通过女子的服饰、容貌和行为,展现了她的孤独和对远方丈夫的思念。自然景物的变化,如荷花的凋谢、桂树的芬芳、燕雁的迁徙,以及天气的转变,都加深了女子内心的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的结尾,女子感到自己无法被理解,只能独自承受内心的痛苦,表达了深切的无奈和自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人孙蕡对女性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