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词
贫女池边得铜镜,邻媪欢呼喜相庆。
持归铅粉三日磨,龙影模糊面犹瑩。
机中剪素为镜囊,染丝绣作双鸳鸯。
横看竖照心不厌,借插金钗学上堂。
废铜虽旧惜于宝,无钱买新旧亦好。
谁识青楼金镜开,珍珠缀匣琼为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贫女:贫穷的女子。
- 池边:池塘旁边。
- 铜镜:古代用铜制成的镜子。
- 邻媪:邻居的老妇人。
- 铅粉:古代用于化妆的白色粉末。
- 龙影:指铜镜上的图案。
- 模糊:不清晰。
- 面犹瑩:表面仍然光亮。
- 机中剪素:在织布机上剪下素色的布。
- 镜囊:装镜子的袋子。
- 染丝绣作:用染色的丝线绣制。
- 双鸳鸯:成对的鸳鸯,常用来象征恩爱夫妻。
- 横看竖照:从不同角度照看。
- 借插金钗:借用金钗来插戴。
- 上堂:指进入正式场合或上层社会。
- 废铜虽旧:废弃的铜虽然旧了。
- 惜于宝:珍惜如同宝贝。
- 无钱买新:没有钱买新的。
- 旧亦好:旧的也很好。
- 青楼:古代指妓院。
- 珍珠缀匣:用珍珠装饰的匣子。
- 琼为台:美玉制成的台座。
翻译
贫穷的女子在池塘边捡到了一面铜镜,邻居的老妇人看到后非常高兴,两人欢呼庆祝。女子拿回家,用铅粉磨了三天,虽然铜镜上的龙形图案已经模糊不清,但表面依然光亮。她在织布机上剪下素色的布,制作了一个镜囊,并用染色的丝线绣上了一对鸳鸯。无论从哪个角度照看,她都不感到厌倦,还借用金钗来插戴,模仿上层社会的装扮。虽然这面废铜镜已经旧了,但她珍惜如同宝贝,因为没有钱买新的,所以旧的对她来说也很好。然而,她不知道的是,那些青楼中的女子打开的镜子,是用珍珠装饰的匣子,美玉制成的台座,奢华无比。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贫穷女子与青楼女子的生活,展现了社会阶层的差异和物质财富的不平等。诗中,贫穷女子对一面旧铜镜的珍惜与青楼女子奢华的镜子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社会地位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贫穷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即使物质条件有限,她依然能从简单的事物中找到快乐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