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 孙蕡
自别瀛洲鹤背寒,石田茅屋岁漫漫。 梅花几树先春发,犹似金莲炬照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作者曾经居住或游历过的地方。
  • 鹤背:指仙鹤的背,常用来比喻高远或仙境。
  • 石田:贫瘠的田地,比喻生活贫苦。
  • 茅屋:用茅草覆盖屋顶的简陋房屋。
  • 岁漫漫:形容时间漫长。
  • 金莲炬:金色的莲花形状的灯,这里比喻梅花的光彩照人。

翻译

自从离开那仙境般的瀛洲,仙鹤背上的寒意依旧,我在石田茅屋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几株梅花在春天到来之前就已盛开,它们的光彩仿佛金色的莲花灯一样照耀着四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蕡从洪武十一年(1378年)从平原回到家乡后的生活景象。诗中,“瀛洲鹤背寒”暗示了诗人曾经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而“石田茅屋岁漫漫”则反映了诗人回归平凡生活的现实。最后两句“梅花几树先春发,犹似金莲炬照看”以梅花的早春绽放和其光彩照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态度。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