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木诗为卞季深作

· 徐庸
徂徕有松新甫柏,坚久根枝同铁石。 山川种秀遂生此,不为冰霜改颜色。 凌云落落真伟哉,登用定充梁栋材。 工师匠石肯虚负,清庙明堂从是开。 卞家原出簪缨族,扈从南来思卜筑。 先公择地得昆陵,始辟田园仍架屋。 广栽树木堂宇前,森列不下数十千。 传芳自昔到今日,屈指忽经三百年。 天书一旦来常群,欲作矇瞳通海运。 军夫旁午持斧斤,斫伐纷纭宁许靳。 八龄童子名如兰,以首触吏频遮栏。 生成念是先世物,哀号那忍多伤残。 贤哉县宰陈斯道,为赋诗章感怀抱。 岂惟才量等神童,方寸昭然见仁孝。 我观珠玉旧如新,世上贻谋能几人。 好入董狐佳传里,何惭千古播清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徕(cú lái):山名,在今山东省。
  • 新甫:山名,在今山东省。
  • 扈从(hù cóng):随从,侍从。
  • 昆陵:地名,今江苏省常州市一带。
  • 旁午:交错,纷繁。
  • 斫伐(zhuó fá):砍伐。
  • 矇瞳(méng tóng):模糊不清,此处指木材的用途不明。
  • 通海运:指木材用于海运。
  • 军夫:士兵。
  • 宁许靳(níng xǔ jìn):岂能吝啬。
  • 遮栏(zhē lán):阻挡,拦阻。
  • 贻谋(yí móu):遗留的计划或策略。
  • 董狐:古代著名的史官,此处指史书记载。

翻译

徂徕山上有新松和柏树,它们的根枝坚硬如铁石。山川的灵气孕育了这些树木,它们不因冰霜而改变颜色。这些树木高耸入云,真是壮观,将来必定成为建筑的梁栋。工匠们岂能辜负这些好材料,它们将用于建造清庙明堂。

卞家原本出身于显赫的家族,随从南来时想要在此定居。先祖选择了昆陵这个地方,开始开辟田园并建造房屋。在堂宇前广栽树木,树木繁多不下数十千。从古至今,这些树木已经传承了三百年。

有一天,天书突然降临,要求用这些木材进行海运。士兵们手持斧头,纷繁砍伐,岂能吝啬。一个八岁的童子名叫如兰,他频频阻挡官员,不忍心看到这些先祖留下的树木被大量砍伐。

贤明的县宰陈斯道,为此赋诗表达感慨。他的才华和仁孝之心,如同神童一般。我看到这些珍贵的树木依旧如新,世上能有多少人能如此继承先祖的遗志。希望这些事迹能被记载在史书中,千古流传,不愧为清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徂徕山上的松柏和卞家的历史,展现了树木的坚韧和家族的传承。诗中,“徂徕有松新甫柏”描绘了树木的坚硬和长久,而“不为冰霜改颜色”则强调了它们的坚韧不拔。后文通过卞家的故事,展现了家族对树木的珍视和对先祖遗志的继承。诗末,通过对县宰陈斯道的赞扬,表达了对仁孝之心的推崇,并希望这些事迹能被历史铭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尊重与传承。

徐庸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