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屋读书为愈德芳作
阊阖城西万株木,一番春雨繁新绿。
红尘不到最深处,中有高人结茅屋。
高人结屋将何如,不惜黄金多积书。
牙签五色插满架,短檠灯火幽窗虚。
暖芸生香长辟蠹,薜萝垂叶清风度。
万虑消来目下勤,三冬足后胸中富。
嗟君勉力非少年,五十学易宁徒然。
青云途路纵无梦,黄卷尚宜亲圣贤。
岁年莫畏青毡冷,日夕孜孜要深省。
道统相承不妄传,由来洙泗源流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阊阖(chāng hé):古代神话中的天门,这里指城门。
- 红尘:指繁华的世俗生活。
- 结茅屋:建造简陋的房屋,指隐居。
- 牙签:用象牙制成的书签,这里指书签。
- 五色:五彩斑斓,形容书签色彩丰富。
- 短檠(qíng):短小的灯架,指简陋的灯具。
- 幽窗:幽静的窗户。
- 暖芸:指芸香,一种植物,古人用以驱虫防蛀。
- 辟蠹(dù):驱除蛀虫。
- 薜萝:两种植物,薜荔和萝藦,常用于比喻隐士的居所。
- 万虑消:消除一切忧虑。
- 三冬足:指经过三个冬天的学习,知识丰富。
- 学易:学习《易经》。
-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纸制成,这里指书籍。
- 青毡:青色的毡子,指简陋的居所。
- 洙泗:洙水和泗水,孔子讲学的地方,这里指儒家学说的源头。
翻译
在阊阖城西,有万株树木,经过一番春雨后,新绿繁茂。在最深处,红尘无法触及,有一位高人在此结茅屋隐居。高人为何不惜黄金,多积书籍?五色书签插满书架,简陋的灯火在幽静的窗下闪烁。芸香生出香气,长年驱除蛀虫,薜荔和萝藦的叶子垂下,清风从中吹过。消除万虑,目下勤奋,经过三冬的学习,胸中知识丰富。
感叹你虽已非少年,但五十岁学习《易经》并非徒劳。即使没有青云直上的梦想,黄卷中的圣贤依然值得亲近。不要畏惧简陋居所的寒冷,日夜孜孜不倦,要深刻反省。道统传承不是随意的,自古以来,儒家的源流深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深林中读书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隐士的高洁与勤奋。诗中“牙签五色插满架,短檠灯火幽窗虚”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士书房的宁静与书香。后文通过对隐士学习态度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学问追求的推崇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学问与隐逸生活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