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雅趣为龚廷臣作
徂徕夜裂山中石,恍见蜿蜒龙起蛰。
头角峥嵘鳞甲粗,直上云霄几千尺。
欲飞未飞劳屈蟠,左撄右拿风雨寒。
饱经霜霰陈入骨,须鬣自老灵湫乾。
松形如龙龙如松,不由天工由画工。
虎头孙子得雅趣,神妙尽出毛锥锋。
毕先韦偃称往昔,追逐声名继踪迹。
少陵去后歌者谁,今我对此三叹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徂徕(cú lái):古代地名,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
- 蜿蜒:形容曲折延伸的样子。
- 龙起蛰:龙从冬眠中苏醒,比喻事物突然活跃起来。
- 头角峥嵘:形容人的才华或气势突出。
- 鳞甲:龙身上的鳞片和甲壳。
- 撄(yīng):触动,干扰。
- 霜霰:霜和雪珠,指寒冷的天气。
- 须鬣:龙的胡须和鬃毛。
- 灵湫:传说中的神龙居住的深潭。
- 虎头孙子:指画家的后代,这里可能指某位画家的孙子。
- 毛锥锋:毛笔的尖端,这里指画笔。
- 毕先韦偃:古代的画家,这里指古代的绘画大师。
- 少陵:指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翻译
徂徕的夜晚,山中的石头仿佛裂开,我恍惚间看到一条龙从蛰伏中苏醒,蜿蜒而起。它的头角峥嵘,鳞甲粗大,直冲云霄,高达数千尺。这条龙似乎想要飞翔却又未能飞起,它在风雨中左右挣扎,显得有些疲惫。它饱经风霜,骨子里透出岁月的痕迹,胡须和鬃毛自然地老去,灵湫也已干涸。这松树的形状如龙,龙的形状又如松,这不是天工而是画工的杰作。虎头孙子得到了这种雅趣,他的神妙之作完全出自他那毛笔的尖端。古代的画家如毕先韦偃已经过去,他们的声名和踪迹被后人追逐。杜甫之后,又有谁能歌唱这样的景象呢?我今天对着这幅画,不禁三叹其妙。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徂徕山中夜晚的奇景,展现了一条龙从蛰伏到欲飞的生动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蜿蜒龙起蛰”、“头角峥嵘鳞甲粗”,形象地描绘了龙的雄壮与活力。同时,通过对龙的描写,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赞美。诗的结尾提到杜甫,暗示了诗人对古代诗人和画家的敬仰,以及对后继无人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