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

· 孙蕡
西樵山势捲飞龙,万里扶桑海色通。 日丽锦岩开罨昼,雨馀银渚漾芙蓉。 紫河车荫仙人掌,白鹤花明玉女峰。 上相朝元鸣玉佩,三城佳气郁葱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樵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
  • 捲飞龙:形容山势蜿蜒起伏,如同飞龙一般。
  •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木,传说为日出的地方,这里指东方。
  • 海色通:海的颜色与天空相接,形容景色开阔。
  • 锦岩:色彩斑斓的岩石。
  • 罨昼:覆盖白天的阳光,形容阳光明媚。
  • 银渚:银色的水边,这里指水面。
  • 漾芙蓉:水面上漂浮的芙蓉花。
  • 紫河车:传说中仙人乘坐的车,这里形容山间的云雾缭绕。
  • 仙人掌:这里指山上的奇特植物,也可能是指山形似仙人掌。
  • 白鹤花:一种植物,这里形容山花美丽。
  • 玉女峰:山峰名,形容山峰秀丽如玉女。
  • 上相:古代指宰相,这里可能指高官。
  • 朝元:朝见皇帝。
  • 鸣玉佩:官员佩戴的玉佩发出声响,形容官员的威严。
  • 三城:可能指周围的城市。
  • 郁葱茏:形容植被茂盛。

翻译

西樵山势蜿蜒如飞龙,与万里之外的扶桑海色相连。阳光照耀下,锦岩色彩斑斓,如同覆盖了白天的阳光;雨后,银色的水边漂浮着芙蓉花。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仙人乘坐的紫河车,山上的奇特植物和美丽的白鹤花点缀着如玉女般秀丽的山峰。高官朝见皇帝时,佩戴的玉佩发出声响,周围城市的植被茂盛,郁郁葱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西樵山的壮丽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势的雄伟、自然景色的美丽以及人文景观的庄严。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捲飞龙”、“紫河车”等,增强了诗歌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孙蕡

明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 7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