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赠化城寺僧谦隐五首

朱门无意候公卿,自喜幽栖远市城。 双屐登山舒眼界,一盂溪涧涤心旌。 诗囊贮玉鸣吴楚,谈麈生风撼泰衡。 况有空王遗录在,定馀时玩小窗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门: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异,故以“朱门”为贵族邸第的代称。
  • 候公卿:等待高官显贵。
  • 幽栖:隐居。
  • 双屐:双鞋,指代行走。
  • 舒眼界:开阔视野。
  • 一盂:一碗。
  • 涤心旌:洗涤心灵,使心神安定。
  • 诗囊:装诗稿的袋子。
  • 贮玉:比喻诗文珍贵如玉。
  • 谈麈:谈论时挥动的麈尾,比喻谈论风生。
  • 撼泰衡:震动泰山和衡山,形容影响之大。
  • 空王: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
  • 遗录:留下的著作或记录。
  • 定馀时玩小窗明:一定会在闲暇时欣赏小窗透进的光亮,指享受宁静的生活。

翻译

我无意于朱门之中等待权贵,自喜于隐居之地远离喧嚣的都市。穿上双鞋登山,视野得以舒展,用一碗溪水洗涤心灵,使心神安定。诗囊中珍藏着如玉般的诗篇,声名远播吴楚之地,谈论时挥动麈尾,风生水起,影响之大足以震动泰山和衡山。何况还有佛陀留下的著作,我定会在闲暇时,享受小窗透进的光亮,沉浸在宁静的生活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夏原吉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享受。诗中,“朱门无意候公卿”一句,即表明了诗人对权势的淡漠,而“自喜幽栖远市城”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的喜爱。通过“双屐登山”和“一盂溪涧”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在大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生活方式。后两句则通过比喻和夸张,形容了诗人诗文的珍贵和谈论的影响力,最后以对佛教经典的研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作结,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追求。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