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赠化城寺僧谦隐五首

献赋当年说长卿,至今名重锦官城。 我生谩负三迁教,事业都无寸可旌。 画舫当春行震笠,白云终日望湘衡。 何时得似禅林客,襟宇澄澄万境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献赋:指献上自己的诗文。
  • 长卿: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
  • 锦官城:指成都,因古时成都产锦,设有锦官,故称。
  • 三迁教:指孟母三迁的故事,比喻良好的教育环境。
  • 画舫:装饰华丽的游船。
  • 震笠:指雷雨时戴的斗笠,这里可能指避雨。
  • 湘衡:指湖南一带,湘指湘江,衡指衡山。
  • 禅林客:指在禅寺修行的僧人。
  • 襟宇:胸怀,心境。
  • 万境明:指心境清明,洞察一切。

翻译

当年司马相如献上自己的诗文,至今在成都名声显赫。 我虽然生来未能得到如同孟母三迁那样的良好教育,事业上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成就。 春天里,我乘坐华丽的游船出行,避雨时戴着斗笠,白云终日飘荡,我望着湖南的方向。 何时才能像禅寺中的僧人一样,心境澄澈,洞察一切,清明透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名士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得到良好教育和事业上无成就的遗憾。诗中通过对比司马相如的名声和自己的平凡,以及对禅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渴望。末句“襟宇澄澄万境明”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澄明、洞察世事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