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郎中新归南阳省墓

南阳有佳士,年富才华充。 壁水暂游憩,天曹遽登庸。 试事建宁幕,颐情武夷峰。 能声沸众口,芳誉闻宸聪。 徵还凤墀下,超任乌台中。 峨峨冠金豸,表表乘玉骢。 豺群顿扫迹,鼠穴无留踪。 汉桓让先辔,唐温仰高风。 俄转虞衡郎,力赞冬官工。 政绩日益著,秩禄时尤隆。 缅怀三釜荣,弗逮双亲躬。 遑遑风木悲,耿耿羹墙容。 九京渺何处,万感徒填胸。 濡毫写中素,叫阍谒重瞳。 松楸许归省,椿萱更褒崇。 鸾诰绚五色,天章炳双龙。 存殁总光被,古今实希逢。 百拜谢丹阙,三祝效华封。 驱车向晨出,祖帐如云丛。 浩饮倒鹦鹉,高歌遏冥鸿。 都忘去路遥,共喜归兴浓。 到家拟何时,屈指应初冬。 锦衣照丘垄,竹马喧儿童。 故旧远问遗,亲姻竞过从。 鸡肥酒正熟,乐极情曷穷。 第念丈夫志,不与流辈同。 凌摩必霄汉,栖息羞蒿蓬。 圣朝况当宁,小大咸献功。 展墓苟云毕,趋朝敢辞匆。 亟驾青云翼,来觐黄金宫。 及时树勋业,努力全孝忠。 嗟哉昼锦堂,岂独韩魏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
  • 耿耿:形容心中不能宁贴。
  • 九京:指墓地。
  • 濡毫:润笔。指蘸笔书写或绘画。
  • 叫阍:旧时吏民因冤屈等原因向朝廷申诉。
  • 重瞳:眼中有两个瞳孔。古代相术认为重瞳是一种异相、吉相,象征着吉利和富贵,往往是帝王的象征。
  • 鸾诰:天子的诏书。
  • 华封:华州这个地方。
  • 祖帐:古代送人远行,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
  • 冥鸿:高飞的鸿雁,比喻避世之士。
  • 蒿蓬:蒿和蓬,泛指杂草。

翻译

南阳有一位优秀的士人,年轻而才华横溢。他在学府短暂停留后,很快就被朝廷提拔。在建宁担任幕僚,欣赏武夷山的风景。他的才能广受赞誉,名声传到了皇帝耳中。回到朝廷,被超任为乌台官员。他戴着金色的豸冠,骑着玉色的骏马。他的治理下,邪恶势力无处藏身。他的风范让汉桓帝和唐温公都仰慕。不久,他被调任为虞衡郎,积极支持冬官的工作。他的政绩日益显著,俸禄也不断增加。他怀念父母的荣耀,但未能亲自尽孝。他心中不安,对父母的思念如风木般悲切。他润笔书写,向朝廷申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允许,回到故乡祭拜父母。皇帝允许他归省,并对他的父母进行了褒奖。天子的诏书绚丽多彩,象征着双龙的光辉。这种荣耀,无论是生者还是死者,都是极为罕见的。他百拜谢恩,效仿华封的祝福。他驱车出发,送行的帐篷如云般密集。他畅饮倒酒,高歌阻止了高飞的鸿雁。他忘记了路途的遥远,共同享受归乡的喜悦。他预计何时能到家,大约在初冬。他穿着锦衣,照亮了墓地,孩子们欢呼雀跃。远方的亲友纷纷来访,亲戚们争相拜访。鸡肉肥美,酒正热,快乐之情无法言表。但他也想到,作为一个大丈夫,他的志向与众不同。他的目标是高远的天空,而不是低矮的杂草。在圣明的朝廷中,无论大小,都要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完成了祭拜,便急于返回朝廷。他急切地驾着青云之翼,再次来到黄金宫。他及时树立功业,努力实现孝忠。他感叹昼锦堂的辉煌,不仅属于韩魏公一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南阳一位才华横溢的士人的生平事迹和内心世界。诗中,夏原吉通过对李郎中的赞美,展现了他从学府到朝廷的迅速崛起,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卓越成就和对父母的深切怀念。诗中“豺群顿扫迹,鼠穴无留踪”等句,形象地描绘了李郎中在政治上的清明和果断。而“缅怀三釜荣,弗逮双亲躬”则深刻表达了他对未能尽孝的遗憾。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深远,既是对李郎中个人品德和才能的颂扬,也是对孝道和忠诚的深刻反思。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