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吴中书见示张真人所赠诗就步韵奉还

伟哉江右老儒宗,讲帐曾看设绛红。 内史诗才存古意,天师书法冠时雄。 寒毡懒坐清江雪,云锦新裁翰苑风。 我欲踏花登凤沼,阳春一曲愧难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江右:指长江下游以西的地区,这里泛指江南。
  • 儒宗:儒学的宗师。
  • 讲帐:讲学的场所。
  • 绛红:深红色,这里指讲学的场所装饰华丽。
  • 内史:古代官名,这里可能指张真人。
  • 天师:对道教中高级道士的尊称,这里指张真人。
  • 书法: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
  • 时雄:当代的杰出人物。
  • 寒毡:指清贫的生活环境。
  • 清江:清澈的江水,这里可能指具体的江名。
  • 云锦:华美的织锦,比喻华美的文章或书法。
  • 翰苑:翰林院的别称,指文学艺术的殿堂。
  • 凤沼:凤凰池,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文学艺术的殿堂。
  • 阳春:古代乐曲名,这里比喻高雅的艺术。

翻译

江右地区有一位伟大的老儒学宗师,我曾见过他在华丽的讲学场所传授知识。张真人,这位内史,他的诗歌保留了古人的意境,而他的书法更是当代的杰出之作。他虽生活在清贫之中,却能创作出如云锦般华美的文章,这正是翰林院所追求的风范。我渴望踏着花瓣,登上那文学艺术的殿堂,但面对张真人的高雅艺术,我自愧不如。

赏析

这首诗是夏原吉对张真人的赞誉之作。诗中,夏原吉通过对张真人的儒学、诗歌和书法的赞美,展现了对张真人深厚的敬意。诗中“讲帐曾看设绛红”描绘了张真人讲学的盛况,而“天师书法冠时雄”则突出了张真人书法的卓越。最后两句表达了夏原吉对张真人艺术的向往和自谦之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夏原吉对张真人及其艺术的崇高评价。

夏原吉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兼摄行在礼部、兵部、都察院事。十九年,以谏帝北征沙漠,系狱。二十二年,成祖死,仁宗即位,获释。累进太子少保、兼少傅,尚书如故。宣宗即位后,以旧辅益亲重。汉王高煦反,原吉与杨荣劝帝亲征平叛。宣德五年,卒官。历事五朝,外掌度支,内预机务,为政能持大体。卒谥忠靖。有《夏忠靖公集》。 ► 262篇诗文